大口鲶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出处
《广西畜牧兽医》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Guangxi Journal of Animal Husbandry & Veterinary Medicine
参考文献4
-
1谢小军.南方大口鲇幼鱼发育的初步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89,13(2):124-133. 被引量:39
-
2刘人群,吴江,刘吕生,温和清.南方大口鲇的人工繁殖技术[J].西南农业学报,1992,5(3):111-113. 被引量:7
-
3吴江,张泽芸.大口鲶的养殖[J].科学养鱼,1996,18(3):24-26. 被引量:2
-
4上海第一医学卫生统计教研组.医学统计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二级参考文献6
-
1潘--华,1983年
-
2潘--华,水生生物学集刊,1982年,7卷,4期,437页
-
3施白南,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2期,45页
-
4陈湘--,水生生物学集刊,1977年,6卷,2期,197页
-
5刘成汉,四川大学学报,1965年,1期,99页
-
6谢小军,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3期,72页
共引文献42
-
1谢碧文,岳兴建,张耀光,敖磊.南方鲇脑垂体发育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04,28(6):599-606. 被引量:11
-
2王朝明,邹桂伟,罗相忠,潘光碧,杨国庆,朱传忠.大口鲇(♀)与鲇鱼(♂)的杂交试验[J].淡水渔业,2004,34(6):41-43. 被引量:13
-
3谢小军,龙天澄,曹振东.南方鲇的繁殖群体的结构及生长[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9(1):71-78. 被引量:14
-
4袁伦强,谢小军,曹振东,罗毅平.温度对瓦氏黄颡鱼仔鱼发育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2):312-315. 被引量:6
-
5王朝明,邹桂伟,郑蓓蓓,罗相忠,潘光碧.三种鲇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淡水渔业,2005,35(4):14-17. 被引量:4
-
6陈昌齐,郑永华,冯兴无,唐洪玉.南方大口鲶苗种培育影响因素初步分析[J].水产科技情报,1995,22(1):3-7. 被引量:8
-
7景岩,陈喆.基于文件指纹检测的病毒免疫系统设计[J].河南科技,2005,24(9):48-49.
-
8谢小军,何学福,龙天澄.南方鲇的繁殖生物学研究:繁殖时间、产卵条件和产卵行为[J].水生生物学报,1996,20(1):17-24. 被引量:24
-
9张怡,曹振东,付世建.延迟首次投喂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仔鱼早期发育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4):45-48. 被引量:4
-
10罗相忠,邹桂伟,潘光碧,梁宏伟.大口鲶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要点[J].淡水渔业,2006,36(1):54-56. 被引量:1
-
1万松良,刘能玉.瓦氏黄颡鱼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01(8):40-42. 被引量:1
-
2夏玉红,张素英.瓦氏黄颡鱼人繁与苗种培育试验[J].科学养鱼,2009,31(4):6-7. 被引量:1
-
3王凡.匙吻鲟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07,46(6):985-986. 被引量:13
-
4王兰明,王玉新,董文,王继梅.乌鳢亲鱼培育技术要点[J].黑龙江水产,2007,26(1):12-13.
-
5张同平,孙克年.林产品添加剂在改善动物产品品质中的应用[J].农产品加工,2007(8):27-29.
-
6王文彬.配合饲料喂养南方大口鲶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04(8):28-29. 被引量:1
-
7朱勇夫.南方大口鲶人工养殖技术讲座——第一讲 大口鲶的生物学特性[J].渔业致富指南,2005(15):63-63. 被引量:1
-
8珠江流域将进入第二次禁渔期[J].环境,2012(4):56-56.
-
9陈金秋.鲶鱼养殖技术之三:南方大口鲶池塘苗种培育技术[J].中国水产,2004(7):42-43. 被引量:1
-
10陈金秋.池塘培育南方大口鲶苗种试验[J].福建水产,2004,26(2):57-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