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体对未成年人犯罪报道突破法律"底线"的现象时有发生,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失范具有"助虐"效应和标签效应。为降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失范的负效应,新闻报道要以法律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事实的法制价值。只有那些通过新闻价值和法律价值双重筛选的犯罪案件新闻信息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制新闻。
出处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3年第6期70-75,95,共7页
Juvenile Delinquency Prevention Research
基金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现代大众传媒对犯罪新闻信息传播的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
刘晓梅,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研究员,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法社会学与犯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