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王维“终南别业”即“辋川别业”考——兼与陈贻焮等同志商榷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王维号为隐逸诗人之宗,中年以后思想消沉,即长期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在不放弃功名利禄的情况下标榜自己超尘出世。关于他这一长段时间里的隐居处所,现在的文学史家一般都认为有两个地方,即先隐"终南别业",后来又到蓝田的"辋川别墅"。
作者
陈允吉
出处
《文学遗产》
1985年第1期45-54,共10页
关键词
王维
同志
隐逸诗人
亦官亦隐
文学史家
隐居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9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89
1
马昕.
近代文学研究的几个新动向——以《文学遗产》杂志为中心[J]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2019,0(1):234-239.
被引量:1
2
吴怀东.
王维诗画禅意相通论[J]
.文史哲,1998(4):86-90.
被引量:5
3
杨军.
王维生平的若干问题——就《王维年谱》与陈铁民同志商榷[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3(1):41-47.
被引量:2
4
齐涛.
唐代隐士略论[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47-52.
被引量:7
5
孙昌武.
略论禅与诗[J]
.社会科学战线,1988(4):234-249.
被引量:4
6
李壮鹰.
诗与禅[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4):35-46.
被引量:4
7
史双元.
禅境画意入诗情——王维后期诗风浅探[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1):65-72.
被引量:10
8
张晶.
禅与唐宋诗人心态[J]
.文学评论,1997(3):117-125.
被引量:14
9
王小盾.
敦煌文学与唐代讲唱艺术[J]
.中国社会科学,1994(3):114-130.
被引量:25
10
葛兆光.
道教与唐代诗歌语言[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0(4):10-13.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10
1
张维慎.
谈唐代匈奴后裔赫连山赫连简兄弟的世系及其在太原的隐居生活[J]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23(1):214-227.
2
龚健.
纵情于山水中的无奈——王维《终南别业》新解[J]
.昆明大学学报,2006,17(3):45-47.
被引量:1
3
李浩.
文献所记唐代园林别业杂考[J]
.古籍研究,1997(3):36-40.
4
荣小措,梁瑜霞.
论王维选择隐居辋川之缘由[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6(4):166-171.
被引量:3
5
张锦辉.
论王维禅诗的美感特质[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5(1):50-56.
被引量:2
6
孙尚勇.
《终南别业》诗意重绎——兼论王维的清狂及其内心悲苦的消解与郁结[J]
.杜甫研究学刊,2017(1):101-108.
被引量:3
7
刘甜甜.
近四十年来《文学遗产》中唐代佛教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2):41-47.
8
吴怀东.
王维《终南山》诗的政治倾向与道教文化[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3,25(1):1-9.
被引量:1
9
陈苗苗.
诗意般的生命沉思:《终南别业》与《游山西村》比较[J]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4(1):45-48.
10
韩诠劳.
王维隐居终南山之辋川居地和时间考辨[J]
.唐都学刊,2024,40(4):53-6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姚懿.
论王维《终南别业》的文化内涵[J]
.汉字文化,2023(8):59-61.
2
荣小措.
王维对人生价值和生存方式的独特追求[J]
.河北学刊,2017,37(5):210-214.
被引量:1
3
周孔飞,唐晓岚,王忆梅,王赫煊,陈庆.
辋川别业下诗人王维的花意象探析[J]
.园林,2019,36(6):45-49.
被引量:2
4
石珍慧.
唐诗的秦岭[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1):151-154.
5
冯运虹.
从"空"字诗再看王维的佛禅思想[J]
.文学教育,2021(5):56-57.
6
张赫.
王维的庄园文化——辋川意象的起源[J]
.河北画报,2022(4):165-167.
7
吴怀东.
王维《终南山》诗的政治倾向与道教文化[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3,25(1):1-9.
被引量:1
8
钟铭恩.
禅意的再生——文化诗学视角下王维禅诗英译新探索[J]
.宜春学院学报,2024,46(1):96-102.
9
金卿东.
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句新解[J]
.唐代文学研究,2024(1):25-37.
10
麻元彬,于若溪.
终南神话资源的重构与传播研究[J]
.艺术市场,2025(4):94-97.
1
王辉斌.
关于王维的隐居问题[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20(6):19-22.
被引量:10
2
王维与茶——从《赠吴官》谈起[J]
.茶博览,2010(6):80-81.
3
张志烈.
光辉的楷模——缅怀陈贻焮先生的杜诗研究[J]
.杜甫研究学刊,2001(3):56-58.
被引量:1
4
徐乐军.
王维亦官亦隐探析[J]
.鄂州大学学报,2006,13(2):58-60.
被引量:1
5
丹菲.
颜色的爱情[J]
.散文诗世界,2007,0(10):20-21.
6
陈铁民.
也谈王维与唐人之“亦官亦隐”[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2):78-81.
被引量:16
7
赵莉.
从孙绰生平看东晋文人“亦官亦隐”的心态[J]
.作家,2009(12):123-124.
8
杨忠伟.
王维诗歌“写人不见人”技法的文化成因[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4):8-9.
9
谢建英,龚文龙.
王维诗歌音乐美新探[J]
.文史杂志,1999(2):42-44.
10
顾可平,虞恩丽,蒋国伟.
从陶渊明、王维思想性格看其隐逸之别[J]
.商情,2013(4):245-245.
文学遗产
198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