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柔道技术的训练方法之我见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柔道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有着深刻的历史。近年来,随着人对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对于柔道技术的训练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追求。笔者就柔道技术的练习入手,分析柔道技术的训练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带队经验以及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希望对于柔道技术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作者
高艳
唐玉玲
机构地区
高密市竞技体育学校
出处
《运动》
2013年第21期25-25,共1页
Sport
关键词
柔道技术
练习
训练方法
分类号
G853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作者简介
高艳,教练。研究方向:青少年柔道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7
1
梁作廷.
柔道技术训练方法浅析[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00,8(2):36-37.
被引量:10
2
杨红梅.
女子柔道投技接寝技的重要性及训练要求[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07(3):52-53.
被引量:7
3
宋兆年.
柔道技术的特点及其强化训练[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1):10-11.
被引量:12
4
彭云鲜.
柔道手法的作用及其训练方法[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14(1):42-42.
被引量:1
5
王文丽.
柔道手法的训练方法及其应用[J]
.少年体育训练,2010(2):76-76.
被引量:1
6
陆美仙.
柔道投技中投入训练方法的几点心得体会[J]
.学园,2011(12):162-162.
被引量:1
7
毛潞苹.浅析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J].学商场现代化,2012(24).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康润.
柔道训练与比赛中投技的抓握技术[J]
.山西体育科技,2004,24(4):12-13.
被引量:5
2
郝新艳.
我国优秀女子柔道选手比赛中技术特点的调查与分析[J]
.体育科技,2001,22(4):32-34.
被引量:20
3
黎克燮.
浅谈女子柔道“寝技”进攻意识的训练[J]
.安徽体育科技,2000,21(2):24-26.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22
1
李斌豪,刘兆林,潘周熠燃,崔天傲.
男子柔道大外刈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分析——以东京奥运会男子柔道各级别前八名为例[J]
.体育视野,2022(13):91-93.
被引量:4
2
任成英.
对柔道运动训练的一些思考[J]
.科技信息,2007(19):41-41.
被引量:1
3
熊凤山.
女子柔道投接寝技术结构分析及训练创新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6):767-771.
被引量:14
4
郝新艳.
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得分特点分析[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10,18(2):52-53.
被引量:2
5
杨宏军.
柔道内股技术分析与运用[J]
.内蒙古体育科技,2010(4):45-47.
6
王来宁.
女子柔道小级别双手背负投技术分析与应用[J]
.商情,2011(5):27-29.
7
徐翠红.
柔道内股技术分析与运用[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5):78-80.
被引量:1
8
钟成娣.
我国女子柔道训练创新的思考[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2(12):47-48.
被引量:1
9
马振全.
柔道运动员在初级阶段的训练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2):98-98.
被引量:3
10
吴青.
解析不同运动项目的体育情报需求[J]
.搏击(体育论坛),2012,4(3):18-19.
同被引文献
16
1
张文光,安世龙.
对配合意识在柔道技术训练中重要性的探讨[J]
.山西体育科技,2001,0(4):12-12.
被引量:4
2
陈磊.刍议柔道技术的训练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3(4):22-25.
3
彭勇国.
柔道技术动作的教学体会[J]
.成功,2011(7):289-289.
被引量:3
4
张振芳.
中国跤术与柔道技术的有机结合[J]
.中国体育教练员,1995,0(3):27-27.
被引量:2
5
刘振山.
浅谈柔道技术——巴投[J]
.体育研究与教育,1994,17(2):89-90.
被引量:3
6
张玲.
柔道运动员在训练中造成损伤的原因与防治对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6):253-253.
被引量:3
7
郝新艳.
从竞赛角度认识柔道项目训练规律[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13,21(4):49-51.
被引量:5
8
潘琼冰.
少年柔道运动员初期训练研究[J]
.广东科技,2014,23(2):156-157.
被引量:4
9
赵友军.
柔道技术训练探究[J]
.职业技术,2014(2):185-185.
被引量:3
10
刘伟.
恢复训练与负荷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J]
.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1,14(2):51-5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杨秀兰.
柔道技法中“形”与“乱取”的练习方法运用[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18):13-14.
2
张雷.
浅谈柔道运动的恢复训练[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27):38-38.
被引量:4
3
贾京阳.
柔道技术训练方法探讨[J]
.中华武术,2022(1):119-121.
4
蒋英姿.
柔道技术训练方法浅析[J]
.体育风尚,2019,0(2):39-39.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朱春仙,李子刚,沈佩箴.
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J]
.浙江医学,2000,22(4):215-216.
被引量:1
2
郭雨竹.
柔道运动的恢复训练方法探讨[J]
.拳击与格斗,2020(24):56-56.
3
乔春林.
柔道运动中的恢复训练模式探讨[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6):49-50.
4
刘芮.
柔道运动中的恢复训练重要性及方法研究[J]
.体育风尚,2019,0(2):58-58.
被引量:2
1
张廷印.
重视青少年抢篮板球技术的训练[J]
.运城学院学报,2003,21(5):59-59.
被引量:1
2
杜朝辉.
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2):211-214.
被引量:7
3
宋珊,李大鹏.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3):91-93.
被引量:6
4
林民伋.
我们是如何加强女子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J]
.体育科研,1984,5(4):6-8.
5
黄蔚.
怎样参加艺术品拍卖预展[J]
.收藏界,2010(3):111-112.
6
范杨.
北京市高校学生对体质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与自我锻炼方法--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33(1):131-133.
被引量:1
7
朱其贤.
简析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运用现状[J]
.运动,2014(2):127-128.
被引量:9
8
叶怡,倪永辉,王晓莹.
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4):16-19.
被引量:5
9
范启国.
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影响因素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2013,10(5):132-133.
被引量:3
10
吴博.
浅析当代中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读天下,2016,0(24):187-187.
运动
2013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