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24-25,共2页
China Archives
同被引文献21
-
1冯惠玲,李宪.论档案信息源[J].档案学研究,1989(4):13-16. 被引量:3
-
2李明杰,付广华.中国图书馆社会理想的历史演进及现实困境[J].图书情报知识,2006,23(3):30-35. 被引量:17
-
3郭嗣平.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话题[J].北京档案,2001,(1):21-23.
-
4冯伯群.利用档案引发的一场官司-《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出版以后.北京档案,2003,(1).
-
5谭玉珊 刘士章.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J].互联网世界,1999,(3).
-
6标准[EB/OL].[2013-06-17].http://www.saac.gov.cn/xxgk/node_300.htm.
-
7许元.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探索及思考[J].档案学通讯,1997(4):5-9. 被引量:4
-
8萧旺.在万维网上参观档案馆[J].中国档案,1998(2):42-43. 被引量:10
-
9张卫东.档案服务民生:理念与模式[J].档案学通讯,2009(5):77-80. 被引量:28
-
10孙志梅.电力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59-260. 被引量:29
二级引证文献11
-
1罗亚利.社会公平视阈下国外档案价值实现研究概述及启示[J].档案与建设,2014(9):4-7. 被引量:3
-
2莫家莉,史仕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集成管理研究[J].山西档案,2015,0(3):64-66. 被引量:1
-
3罗宝勇,杨帆.自媒体时代档案公共服务新趋势[J].兰台世界,2016(1):5-7. 被引量:1
-
4苏君华,李莎.论公共档案馆的社会合作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6(5):36-39. 被引量:6
-
5张新波.让档案信息资源为电力企业发展服务[J].东北电力技术,2016,37(12):54-56.
-
6陆大同,姜思佳.基于大数据的高校信息资源共享库构建探索[J].广西教育,2017,0(3):55-58. 被引量:3
-
7王星,成灵慧.DPSIR模型视角下的瑶族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研究[J].云南档案,2018(4):53-57. 被引量:1
-
8张玉梅.提高电力企业档案服务能力的对策[J].四川档案,2019(1):35-37. 被引量:8
-
9周振国.农业农村档案治理能力提升思考——基于疫情防控和社会转型背景的考量[J].档案天地,2020(9):50-52. 被引量:3
-
10刘婷.纸质档案数字化流程的实践与分析[J].档案天地,2020(10):52-54. 被引量:3
-
1杨新平.对档案标准化工作的研究[J].天津档案,2000(6):14-14.
-
2李筱春,吴艳莲,等.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标准化工作[J].航空档案,2002(6):19-21.
-
3杨均.城建档案标准化工作刍议[J].湖北档案,2008(5):37-38.
-
4刘敏,尤靖怡,孙毓函.浅谈档案标准化工作[J].船舶标准化工程师,2017,50(2):12-15. 被引量:1
-
5湖北档案标准化工作扎实推进[J].湖北档案,2011(8):6-6.
-
6张幸媛,李财富,左凡凡.我国档案工作标准化的问题、成因与对策[J].浙江档案,2011(12):30-31. 被引量:7
-
7安素琴.档案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档案学研究,2001(3):34-37. 被引量:12
-
8师琴.档案标准与图书标准比较分析[J].档案管理,2013(2):95-95.
-
9邢华洁,金文杰.浅议我国档案保护技术工作标准化的建设[J].档案时空,2010(8):7-10. 被引量:1
-
10李春艳.从电子文件管理的角度研究《档案著录规则》[J].档案与建设,2005(11):18-19. 被引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