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8,共1页
Archives Management
参考文献2
-
1[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
2福柯.《知识考古学》
同被引文献34
-
1李佩仑.后现代主义与档案学:从德里达、福柯到特里·库克[J].档案学通讯,2012(2):4-7. 被引量:12
-
2F·Gerald·Ham.档案边缘[J].山西档案,1999,0(1):14-17. 被引量:42
-
3金名.我省1/4档案馆年利用人次超千[J].浙江档案,2004(10):22-22. 被引量:2
-
4赵永强.档案:历史话语的霸权、缺失及丰富[J].档案学研究,2005(2):18-23. 被引量:12
-
5王静,王萍.后现代:开启档案学新纪元——评介特里·库克以后现代思想诠释档案学[J].档案管理,2005(4):24-27. 被引量:5
-
6石磊.当代史学研究新趋势与档案利用[J].中国档案,2005(8):34-36. 被引量:2
-
7王静,王萍.评特里·库克以后现代思想诠释档案学[J].档案与建设,2005(7):10-13. 被引量:8
-
8刘东斌.档案鉴定——为谁鉴定——档案鉴定基本问题思考之一[J].档案管理,2006(2):26-29. 被引量:4
-
9特里·库克.1898年荷兰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A]..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报告集[C].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
-
10万川明,李根林.穿越历史之旅[N].河南日报,2004年3月29日第5版.
二级引证文献18
-
1李兴利.从文献研究看档案馆工作[J].档案管理,2008(1):53-55.
-
2李兴利.也谈档案鉴定与销毁——读《谈所谓“大内档案”》有感[J].档案管理,2008(2):44-46. 被引量:3
-
3周永辉.浅论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理论基础[J].管理观察,2010(31):243-245.
-
4管先海.关于档案鉴定问题的若干思考——兼与刘东斌先生商榷[J].档案管理,2012(3):19-22. 被引量:3
-
5华榕,赵和选.社会记忆理论视角下档案鉴定的本质回归与理论突围[J].档案学研究,2018,0(1):40-43. 被引量:10
-
6加小双.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的范式成长与范式批判[J].档案学通讯,2021(3):34-39. 被引量:9
-
7周林兴,崔云萍.区域性红色档案资源的协同开发利用探析--以长三角区域为分析对象[J].档案学通讯,2021(5):4-13. 被引量:71
-
8周林兴,张笑玮.档案游戏化开发:价值呈现、维度把握与路径探析[J].北京档案,2022(4):10-13. 被引量:5
-
9王协舟,尹鑫.“互联网+”时代档案学理论创新性发展研究[J].档案学刊,2022(1):7-11.
-
10石敏.档案资源整合研究新进展--以民族档案资源整合为中心[J].档案学刊,2022(1):82-86. 被引量:3
-
1杨春.对《锵锵三人行》的后现代审视[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2):165-165.
-
2王萍.对档案价值理论的后现代审视[J].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0(1):31-33.
-
3正确认识谢伦伯格的档案价值理论[J].档案与建设,2001(12):10-10.
-
4黄月慧,关开运.“舞林大会”的后现代审视[J].现代视听,2007,0(8):40-42. 被引量:2
-
5刘维荣.档案价值理论在欧美发展的新趋势[J].档案时空,2003(6):41-43. 被引量:3
-
6张长海.档案价值本体论——兼与相关作者商榷[J].机电兵船档案,2002,18(1):15-17. 被引量:1
-
7王仁邦,张有明,安康,王琳.现行文件利用涉及的理论问题探析[J].档案学研究,2002(6):28-29. 被引量:6
-
8刘维荣,曹宁.档案价值理论之发展在欧美[J].海南档案,2003(3):35-37.
-
9杨尚华,张艳.对档案价值问题的思考[J].兰台内外,2011(6):36-37. 被引量:1
-
10边树彬.加强鉴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J].兰台世界(上旬),2003(8):1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