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诗经》“君子”含义的演变及君子风范的文学表现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君子"概念对儒家尤其是孔子而言体现了他的政治追求和文化理想,也是全社会道德要求的顶峰。但道德意义上的"君子"含义并不是自始就有的,经历了一个由位(地位高的贵族统治者)到德(有道德的人)的演变,词性也从中性词变为褒义词。《诗经》作为周代社会的百科全书,真实而全面地通过诗的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这个演变过程,同时也借助包括服饰、车马、钟鼓等礼器名物及各种典礼仪式上的揖让周旋,展示了风度翩翩的君子风范,把抽象的道德意义上的君子观念和要求具象化、形象化,生动诠释了孔子君子理想人格养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观点,体现了周代礼乐文明的深刻影响以及周代贵族对良好修养的追求。文学的《诗经》成为儒家的经典。
作者 陈冬梅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7-131,共5页 DongYue Tribune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7CLSZ03)
作者简介 陈冬梅(1967-),女,潍坊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程碧英.《论语》“君子”文化新探[J].天府新论,2009(4):117-120. 被引量:13
  • 2董治安.《诗经词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32页.
  • 3朱东润.《国风出自民间论质疑》,《诗三百篇探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12页.
  • 4阮元.《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81页.
  • 5朱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62页.
  • 6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4页.
  • 7徐鼎.《毛诗名物图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 8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编.《朱子全书》(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75页.
  • 9清·陈立.《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85页.
  • 10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二级参考文献8

共引文献40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