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君子"概念对儒家尤其是孔子而言体现了他的政治追求和文化理想,也是全社会道德要求的顶峰。但道德意义上的"君子"含义并不是自始就有的,经历了一个由位(地位高的贵族统治者)到德(有道德的人)的演变,词性也从中性词变为褒义词。《诗经》作为周代社会的百科全书,真实而全面地通过诗的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这个演变过程,同时也借助包括服饰、车马、钟鼓等礼器名物及各种典礼仪式上的揖让周旋,展示了风度翩翩的君子风范,把抽象的道德意义上的君子观念和要求具象化、形象化,生动诠释了孔子君子理想人格养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观点,体现了周代礼乐文明的深刻影响以及周代贵族对良好修养的追求。文学的《诗经》成为儒家的经典。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7-131,共5页
DongYue Tribune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7CLSZ03)
作者简介
陈冬梅(1967-),女,潍坊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