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
被引量: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 :研究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 ,是为了提高药物的全身和局部作用 ,减少不良反应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方法 :综述透皮给药系统研究新进展 ,介绍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药剂学方法、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结果 :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很多 ,发展也快。结论 :并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 ,可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
黄际薇
张永明
黄凤爱
陈銮卿
机构地区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出处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80-682,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Pharmacy
关键词
药剂学方法
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
透皮给药系统
分类号
R452 [医药卫生—治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8
同被引文献
258
引证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40
参考文献
6
1
张援,许东晖,许实波,陈颖,李向阳.
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对格列美脲体外经皮渗透动力学特征的影响[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3,34(6):509-513.
被引量:13
2
薛佩华,胡晋红.
不同组分透皮吸收促进剂增强达那唑的透皮效应[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8,19(4):393-394.
被引量:4
3
丁迎奎.
中药透皮给药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60例[J]
.黑龙江中医药,1998,27(4):43-44.
被引量:1
4
寿旦,孙静芸.
化瘀巴布膏体外透皮吸收研究[J]
.中草药,2003,34(3):220-222.
被引量:27
5
高见曙,高建青,张丽菊.
药物经皮离子电渗的影响因素[J]
.中国药学杂志,1996,31(1):6-9.
被引量:19
6
胡晋红,陈岚,朱宇.
药物透皮吸收促进剂及其联合应用[J]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6,23(2):105-108.
被引量:40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周金煦,戴志强.
月桂氮zhou酮对小鼠皮肤和肉瘤180细胞膜超微结构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报,1989,10(5):447-449.
被引量:8
2
胡晋红,陈岚,朱宇.
药物透皮吸收促进剂及其联合应用[J]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6,23(2):105-108.
被引量:40
3
姚春芳.降血糖药格列美脲首次获得批准[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6,23(1):59-59.
4
胡晋红,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6年,23卷,2期,105页
5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713-714页.
6
郑召民,许振华,苑壮.
川芎对骨内高压降压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华骨科杂志,1997,17(7):453-456.
被引量:40
7
刘萍.
糖尿病治疗药 格列美脲(Glimepiride)[J]
.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7,18(5):276-277.
被引量:14
8
王建新,李令媛,郭力.
如意金黄巴布剂中小檗碱经皮渗透研究[J]
.中草药,1999,30(9):677-679.
被引量:18
9
谈宣忠,章仲懿,李俊松.
消瘤止痛巴布剂中苦参碱的体外透皮吸收实验[J]
.中成药,2000,22(11):760-761.
被引量:21
10
马树人,钟天耕,于筛成,郭美花,姜凌,朱卫丰.
复合透皮吸收促进剂对丹参酮透皮作用的研究[J]
.中成药,2000,22(11):749-752.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88
1
汪小根,张英丰,周莉玲.
跌打止痛巴布膏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5):809-812.
被引量:3
2
杨莉,赵志刚,齐宪荣.
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4,1(1):11-14.
被引量:2
3
柴逸峰,吴玉田,李翔.
药物分析(Ⅱ)[J]
.分析试验室,2004,23(7):72-92.
被引量:4
4
柴逸峰,吴玉田,李翔.
药物分析(Ⅰ)[J]
.分析试验室,2004,23(6):71-92.
被引量:1
5
李宝红,崔燎.
促透剂在透皮吸收制剂中的应用概况[J]
.广东药学,2004,14(3):25-28.
被引量:12
6
张援 ,许实波 ,朱良 ,陈颖 ,陈丽琼 ,马争 .
格列美脲凝胶骨架控释贴剂的研制及大鼠体内药效学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4,39(10):772-775.
被引量:8
7
沈静,郭立玮,潘林梅.
中药巴布剂的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52-54.
被引量:23
8
张韩清.
电压对盐酸普鲁卡因离子导入的影响[J]
.浙江创伤外科,2001,6(5):288-289.
9
姚威威,王楠楠.
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05,24(2):36-37.
被引量:2
10
王英姿,任天池,肖永庆.
不同透皮促进剂对高乌甲素凝胶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9):665-668.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258
1
汪小根,张英丰,周莉玲.
跌打止痛巴布膏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5):809-812.
被引量:3
2
成志毅,陈浩凡.
焦谷氨酸油醇酯作为经皮渗透促进剂及其促渗机理[J]
.药学学报,2003,38(5):384-387.
被引量:5
3
陈华光.
中草药敷脐为主治疗肝硬化腹水36例[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S1):105-106.
被引量:4
4
樊星,王毅侠.
中药面膜结合针罐法治疗痤疮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24).
被引量:8
5
王冬,刘建军.
促进透皮吸收方法[J]
.临床军医杂志,2000,28(3):59-61.
被引量:3
6
张红兵.
中药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32例疗效观察[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6):884-885.
被引量:16
7
王志钢,王艳姣,李慧,臧琛,张保献.
丹葛明目即型凝胶的制备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46-51.
被引量:14
8
李宝红,崔燎.
促透剂在透皮吸收制剂中的应用概况[J]
.广东药学,2004,14(3):25-28.
被引量:12
9
姜俊勇,周延安,顾传斌,潘细贵.
达那唑泡腾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J]
.中国药房,2004,15(7):410-411.
被引量:6
10
包家立,杨媛媛,王红,葛霁光,王会平.
药物经皮转运通道的网络热力学模型[J]
.生物物理学报,2004,20(5):413-41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6
1
李宝红,崔燎.
促透剂在透皮吸收制剂中的应用概况[J]
.广东药学,2004,14(3):25-28.
被引量:12
2
张廷明,赵民生,曹秀虹.
健肤洗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简析[J]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958-1958.
3
曹秀虹,赵民生,康和利.
粉防己碱凝胶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J]
.中南药学,2003,1(5):282-284.
被引量:1
4
沈静,郭立玮,潘林梅.
中药巴布剂的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52-54.
被引量:23
5
姚威威,王楠楠.
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05,24(2):36-37.
被引量:2
6
黄建敏,付小菊,黄翠珍.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抗乳腺增生乳膏中达那唑的含量[J]
.中国药房,2005,16(9):701-702.
被引量:1
7
陈九义,赵民生,曹秀虹.
富马酸氯马斯汀凝胶的研制与质量控制[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6,22(1):65-67.
被引量:4
8
蔡怡娟.
促进药物透皮吸收方法的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2006,18(3):194-197.
被引量:1
9
黄磊.
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及应用前景[J]
.中国药业,2006,15(21):62-63.
被引量:4
10
李定文,袁轶峰,贺菊乔.
痤疮面膜治疗寻常型痤疮40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07,13(5):65-66.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40
1
张健,董艳艳,李瑞珂,韩德恩,褚意新,王彬,刘雅敏.
不同促渗剂对痛痹舒自乳化软膏体外透皮吸收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20,31(10):2390-2395.
被引量:2
2
韩毅,刘志东,许绍发.
超声药物电导入治疗胸壁结核[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18):5520-5522.
被引量:14
3
陈志维.
突破传统骨痛疗法[J]
.中国处方药,2002,1(8):54-57.
被引量:8
4
王淑萍,杨一坤,张莉,齐刚.
不同浓度油酸对扑热息痛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J]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6,15(5):447-449.
被引量:2
5
黄磊.
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及应用前景[J]
.中国药业,2006,15(21):62-63.
被引量:4
6
古丽巴哈尔.卡吾力,高晓黎.
不同促透剂对黄体酮软膏透皮吸收作用的影响[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4):360-361.
被引量:5
7
卢毅,张彤,陶建生.
卡波姆在药剂学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38(6):457-460.
被引量:34
8
高翠英,李彦威,贾浩旭.
富马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2007,34(7):78-80.
被引量:8
9
王刚,张莉,李丽,陈莉,齐刚.
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对扑热息痛体外经皮透过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武警医学,2008,19(1):17-19.
被引量:9
10
刘勇钢,韩继红.
中药膜剂的研究进展[J]
.河北化工,2008,31(7):23-24.
被引量:6
1
李卫敏,车晓平.
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概述[J]
.继续医学教育,2005,19(7):70-71.
被引量:5
2
李险峰,王春生.
促进药物透皮吸收方法的研究[J]
.药学实践杂志,1998,16(5):285-289.
被引量:4
3
汤瑞云,刘萍.
双氧水对子宫内膜局部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1990,1(1):13-15.
4
曹德英,张立德.
经皮离子电导入给药系统[J]
.中国药学杂志,1996,31(1):3-6.
被引量:20
5
俞佳,梁文权,金一.
黄体酮透皮给药系统体外经皮渗透特性研究[J]
.中国执业药师,2006(12):23-25.
6
赖芸.
促进药物透皮吸收方法的研究进展[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8(6):957-958.
被引量:5
7
陈琰,王萍,王祥发,董志超,蒋雪涛.
吲哚美辛透皮给药系统的处方设计[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8,19(4):391-393.
被引量:1
8
刘莹,郝晓慧,王玉华,张怡萍.
老年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及护理进展[J]
.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8):49-50.
被引量:6
9
黄寿吾,王大林,付朝宏.
脂质体透皮给药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4,25(11):522-525.
被引量:7
10
年建华,吕伯东(审校),黄晓军(审校).
透皮给药系统及其常用的中药透皮促进剂[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6):394-396.
被引量:7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0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