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公民建筑”理念的媒介性释解:基于公共传播的视角 被引量: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建筑是具有多重符号意义的社会文本。本文拟从"公共传播"的学术观望角度,以《南方都市报》发起的"建筑传媒奖"构筑的"公民建筑"理念为研究范例,从其日常的栏目设置、奖项评选、传播样态等角度阐释这一概念的深刻内涵,并试图论证:媒体应该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公器的作用,深层次地关注社会事务话题的伦理性和公共性,对其进行话语导向的合理干预,并最终有效促成社会各阶层和公民之间的对话,从而培育公民社会的成长。
作者 潘飞
出处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5,共5页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作者简介 潘飞,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14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11

  • 1周国文.“公民社会”概念溯源及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6(3):58-66. 被引量:59
  • 2威尔泊·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陈亮,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 3何光沪 "公民社会"与"超越精神".http://www.gmsh.org.cn/news/view.asp?1d=5366.2008-10-07.
  • 4哈贝马斯 J.公共领域及其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 5周宪.反思视觉文化.南京:江苏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3.
  • 6海德·格尔.孙固兴译.林中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07:78.
  • 7张永和.蒋原伦,史建编.物体城市.溢出的都市.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16.
  • 8鲍德里亚.仿真与类像.后现代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87.
  • 9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1,53.
  • 10阿莱斯·艾尔雅维茨 胡菊兰 张云鹏 译.图像时代[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同被引文献44

二级引证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