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初步阐述循环经济的概念和产生的背景、含义,及其对解决制约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作者
李汝雄
王建基
机构地区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工系
出处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29-30,共2页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对策
资源
环境
分类号
F061.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2
引证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318
参考文献
1
1
[2]地球环境.2000,31(2):6;2000,31(3);1;2000,31(4):33
同被引文献
182
1
张任重,王昕.
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发展的客观必然[J]
.辽宁经济统计,2004(6):10-11.
被引量:1
2
姜云,吴立新.
中国煤炭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国矿业,2003,12(3):23-25.
被引量:28
3
赵运林,傅晓华.
论可持续发展中的循环经济[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5):12-14.
被引量:8
4
冯久田,尹建中,郭枚,潘志华.
循环型经济社会:一项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5):31-34.
被引量:5
5
曲格平.
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J]
.中国环保产业,2001(z1):6-7.
被引量:93
6
奈民夫.那顺,高翔,梁继业.
循环经济的产业化体系[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8-33.
被引量:8
7
陈仁升,康尔泗,杨建平,张济世.
内陆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以黑河干流山区建模为例[J]
.中国沙漠,2004,24(4):416-424.
被引量:18
8
张济世,康尔泗,姚进忠,陈仁升,蒲瑞丰.
黑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研究[J]
.中国沙漠,2004,24(4):425-430.
被引量:36
9
贡力,靳春玲.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若干问题[J]
.中国沙漠,2004,24(4):513-517.
被引量:45
10
石磊.
国际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J]
.领导之友,2004(4):35-37.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31
1
陈红兵,卢进登,赵丽娅,李兆华.
循环农业的由来及发展现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6):65-69.
被引量:27
2
毛锋,肖劲松,毛凤霞.
循环经济与“双剩余”理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6):78-84.
被引量:23
3
高莉.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问题思考[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19(5):86-94.
被引量:8
4
樊根耀,芮夕捷,吴磊.
我国的循环经济及其制度创新[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1):33-37.
被引量:15
5
葛大兵,吴小玲,周严凯.
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的理论思考[J]
.环境科学动态,2005(1):17-19.
被引量:10
6
刘建秋,张现林,薛士科.
石家庄市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总体构想[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6-8.
7
张锦瑞,徐晖,饶俊.
循环经济与金属矿山尾矿的资源化研究[J]
.矿产综合利用,2005(3):29-33.
被引量:19
8
陆世杰 ,金蓉 .
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河西绿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
.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8(2):15-18.
9
薛士科,王春玉,刘建秋,郭东萍.
循环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5(8):18-19.
10
金蓉,石培基,王雪平,宋先松,冯晓淼.
张掖绿洲水循环经济发展探讨[J]
.中国沙漠,2005,25(6):922-927.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318
1
刘新.
我国金矿开采对环境的危害与应对措施[J]
.区域治理,2018,0(46):66-66.
2
王培君.
论循环经济立法的权义安排[J]
.宜宾学院学报,2007,7(9):76-78.
3
吕贞龙,龚志山,顾国俊,陆冬梅,庄恒扬.
上海农场循环农业的发展评价[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28(4):75-77.
被引量:3
4
刘健.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生产价值链分析[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1):127-129.
被引量:2
5
阮梅芝,吴纯德,胡桂平,王丽芳.
城市生态示范社区创建对策研究——以广东省某市A社区为例[J]
.四川环境,2008,27(3):61-65.
被引量:1
6
刘志刚,胡好莉.
我国固体废物管理对策初探[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08,32(1):45-47.
被引量:5
7
乔兴旺.
中国循环经济基本法立法架构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1):38-41.
8
田炯,王翠然.
规划环评中循环经济评价方法研究——以江苏省沿江开发为例[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2):77-80.
9
林锦.
海峡西岸经济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之我见[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8):47-48.
被引量:2
10
魏雅丽,税伟.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的旅游循环经济模式探讨[J]
.四川地质学报,2009,29(S1):107-112.
被引量:2
1
姚引妹,华淑芳.
西部地区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应对策略[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08(3):25-26.
被引量:3
2
周福泉.
试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措施[J]
.林业科技情报,2006,38(4):60-61.
被引量:2
3
杨迎潮.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矛盾[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29-31.
被引量:1
4
许文功.
循环经济的路上没有终点——一些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及启示[J]
.信息导刊,2005(4):8-11.
被引量:2
5
杨安民(整理).
统筹把握人口发展的大局[J]
.群言,2011(2):12-12.
6
卢嘉瑞.
全球视野的消费与可持续发展[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2):20-24.
7
胡彪,杨三变,熊英汉.
环渤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探讨[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30(3):39-46.
被引量:7
8
张胜生.
依靠技术支撑 持续推进莱钢循环经济发展[J]
.莱钢科技,2009(5):1-5.
9
张深.
强化规划环评引领作用 促进绿色经济发展[J]
.广东科技,2014,23(16):28-28.
被引量:1
10
周夕彬,王云平.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7,20(4):382-385.
环境保护
2000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