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NO_X的脱除及回收技术
被引量: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目前国内外脱除及回收NOX 的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比较 ,重点论述了吸附法脱硝技术的特点和应用研究现状 ,对最新发展的变压吸附脱硝技术进行了说明。针对不同的含NOX 气源 ,文中提出了不同的变压吸附脱硝工艺流程 。
作者
严艳丽
魏玺群
机构地区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
出处
《低温与特气》
CAS
2000年第4期24-30,共7页
Low Temperature and Specialty Gases
关键词
脱硝
脱除
回收
变压吸附
氮氧化物
大气污染
分类号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28
同被引文献
257
引证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231
参考文献
9
1
劳善根,王凯雄.
日本燃煤烟气中NO_x处理技术[J]
.煤矿环境保护,1997,11(4):38-40.
被引量:5
2
王乐夫,徐建昌,谭宇新,耿建铭.
贫燃条件下低碳烃催化还原NO_x研究进展[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98,23(6):46-50.
被引量:5
3
李达志,许建成.
含NO_X尾气氨还原净化技术[J]
.河北化工,1998(1):47-48.
被引量:7
4
易红宏,宁平,陈亚雄.
氮氧化物废气的治理技术[J]
.环境科学动态,1998(4):17-20.
被引量:31
5
祝天熙.
硝酸尾气治理方法探讨[J]
.陕西化工,1997,26(3):8-10.
被引量:14
6
李晓东,杨卓如.
国外氮氧化物气体治理的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1996,14(2):34-39.
被引量:39
7
陈理.
烟气中SO_2及NO_x污染防治新进展[J]
.化工进展,1997,16(6):20-23.
被引量:6
8
羌宁.
气态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技术及应用[J]
.环境科学,1996,17(3):87-90.
被引量:42
9
张惊涛,陈健,王宝林,李思慧.
变压吸附法处理硝酸尾气的研究[J]
.化肥工业,1997,24(4):17-19.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白希尧,依成武,张芝涛,白敏冬,邵志勇,张艳玲.
低温常压等离子体分解有害气体SO_2和NO_x[J]
.环境科学,1993,14(1):37-40.
被引量:35
2
汤争光,朱联锡,邹四维,卢虹.
一种处理烟气的新方法──脉冲电晕等离子法[J]
.四川环境,1995,14(3):16-20.
被引量:3
3
赵由才,徐迪民,陈绍伟,李国建.
钼硅酸化学吸收同时去除气流中的SO_2和NO_x[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3(4):403-407.
被引量:14
4
赵津,高振镛.
工业废气CO_2和NO_x辐射的处理[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0,3(4):36-38.
被引量:1
5
羌宁.
气态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技术及应用[J]
.环境科学,1996,17(3):87-90.
被引量:42
6
Liu P K T,J Air Waste Manage Assoc,1994年,44卷,3期,299页
7
布拉沃尔 H,空气污染控制设备,1985年
8
Yeh J T,Chem Eng Comm,1992年,114卷,65页
9
张惠明,环境保护科学,1990年,20卷,3期,68页
10
山中龙雄.别册化学工业(日文),1973,17(14):188-188.
共引文献
128
1
曹军.
含氮氧化物(NO_x)废气的处理方法[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07(2):98-101.
被引量:6
2
王海强,吴忠标.
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的特点分析[J]
.能源工程,2004,24(3):27-30.
被引量:41
3
张家忠,宁平.
干法脱除硫化氢技术[J]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2):41-44.
被引量:24
4
苑宏英.
生物净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研究进展[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4(B06):1-4.
被引量:7
5
孙学习,孙珮石,王洁.
生物法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技术研究应用进展[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29(5):115-119.
被引量:8
6
都基峻,季学李,羌宁.
生物膜净化含苯废气的性能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3):401-404.
被引量:5
7
杨诗敬,陆莹.
硝酸尾气NO_x治理技术综述[J]
.河南化工,2005,22(12):4-5.
被引量:11
8
俞成丙,刘伟平.
碱性高锰酸钾溶液湿法脱硝氮氧化物废气的实践[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3):90-92.
被引量:8
9
罗云峰,龙晓达.
生物脱硫技术在西南油气田的应用前景探讨[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6,35(3):198-203.
被引量:18
10
李雪飞,张文辉,杜铭华.
干法烟气脱硝综述[J]
.洁净煤技术,2006,12(3):43-46.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
257
1
张元礼.
己二酸生产中N2O废气的综合治理[J]
.石油化工,2005,34(z1):707-708.
被引量:4
2
张秋林.
CaO对SCR催化剂选择的影响[J]
.能源研究与利用,2006(6):29-30.
被引量:11
3
顾立军,刘宝生,陈小平,王乐夫.
选择性催化还原NO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4,29(3):49-53.
被引量:5
4
梁亮,仝明.
浅析催化裂化装置余热锅炉烟气脱硝的技术要点[J]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2,28(4):52-54.
被引量:7
5
王海强,吴忠标.
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的特点分析[J]
.能源工程,2004,24(3):27-30.
被引量:41
6
陈立杰,王恩德,苏永渤.
改性活性焦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4(4):73-75.
被引量:5
7
王树江,杨骥.
尿素水溶液还原法去除氮氧化物精制二氧化碳[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25(9):1730-1732.
被引量:6
8
马乐凡,童志权,李钦武.
亚铁螯合剂液相脱除烟气中NO_x[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8):67-71.
被引量:25
9
高婕,王禹,张蓓.
我国大气氮氧化物污染控制对策[J]
.环境保护科学,2004,30(5):1-3.
被引量:26
10
曾祥根.
硝酸尾气治理机理探讨与治理方法[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4,25(6):45-47.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28
1
王海强,吴忠标.
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的特点分析[J]
.能源工程,2004,24(3):27-30.
被引量:41
2
孙克勤,周长城,徐海涛.
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及其设备国产化建议[J]
.电力环境保护,2005,21(1):27-29.
被引量:11
3
任晓莉,张雪梅,张卫江,杨宝强,苗志超.
碱液脱除工艺尾气中NO_x的研究[J]
.天津大学学报,2006,39(5):597-600.
被引量:6
4
任晓莉,张雪梅,张卫江,杨宝强,苗志超.
碱液吸收法治理含NO_x工艺尾气实验研究[J]
.化学工程,2006,34(9):63-66.
被引量:17
5
高凤,杨嘉谟.
燃煤烟气脱硝技术的应用与进展[J]
.环境保护科学,2007,33(3):11-13.
被引量:26
6
侯建鹏,朱云涛,唐燕萍.
烟气脱硝技术的研究[J]
.电力环境保护,2007,23(3):24-27.
被引量:47
7
刘玺,董国君,王伟.
Cu-Ce-Mn-O/SiO_2/CC作催化剂还原脱除NO研究[J]
.应用化工,2007,36(6):564-566.
被引量:2
8
王艳磊,李坚,冀宏,王小云,金毓.
新型复合吸附剂对NO_x吸附性能的研究[J]
.化工矿物与加工,2007,36(11):21-24.
被引量:2
9
王艳芳.
烟气氮氧化物的治理技术现状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7(24):24-25.
被引量:5
10
杜冰,宗保宁,罗一斌.
烟气脱硫脱氮技术进展[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8,29(2):26-3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31
1
王鹏星.
钒钛系SCR脱硝催化剂中毒及再生技术[J]
.应用化工,2020,49(S01):245-249.
2
曾克思,余刚,蒋彦龙.
等离子体NO_x脱除技术概述[J]
.能源研究与利用,2006(4):21-24.
被引量:5
3
崔鹏,高林波.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法在呼厂2×350MW机组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37(2):82-83.
4
蔡洁聪,陈镇超.
600t/d垃圾焚烧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研究[J]
.热力发电,2013,42(2):30-35.
被引量:11
5
李海滨.
低氮燃烧结合SCR脱硝方案论证分析[J]
.热力发电,2013,42(6):17-20.
被引量:9
6
杨海洋,丁国清,杨万国.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的危害和控制[J]
.清洗世界,2013,29(6):28-29.
被引量:4
7
孙雅丽,郑骥,姜冰.
燃煤电厂烟气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发展现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S1):174-179.
被引量:28
8
宋立丽,张少峰,刘燕,兰艳涛.
喷动床中雾化喷嘴的数值仿真[J]
.过程工程学报,2009,9(S2):210-213.
被引量:2
9
匡星,王凡,杨军军,邢毅,郭辉进,顾临,况春江.
新型金属多孔催化材料及其脱硝效果研究[J]
.当代化工,2006,35(3):149-152.
10
鞠振树.
我国脱硝产业的国产化[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0):135-137.
被引量:4
1
周明,施永生,吕其军.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技术探讨[J]
.有色金属设计,2006,33(1):59-64.
被引量:13
2
朱静平,胡勇有.
厌氧氨氧化工艺技术研究进展[J]
.水处理技术,2006,32(8):1-4.
被引量:14
3
王现丽,左声伟.
水葫芦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许昌学院学报,2007,26(2):46-48.
被引量:5
4
胡江良,胡女丹,连明磊,缪应菊.
煤矸石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J]
.云南化工,2013,40(2):22-25.
被引量:1
5
刘俊贤.
硼泥渣的应用研究现状[J]
.丹东化工,1994(2):27-27.
被引量:1
6
陈文召,李光明,徐竟成,仇雁翎.
水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环境监测,2008,24(3):6-11.
被引量:31
7
袁凤慧,段艳慧,张洋洋,王亚乐.
氨法碳捕集技术应用研究现状[J]
.氮肥技术,2017,38(1):49-51.
被引量:1
8
郭静波,崔凤国,杨世东,吕淑清,王伟卓,乔楠,李俊文.
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31(5):1-8.
被引量:33
9
倪海明,潘凯,蔡广超,黄科林,贾艳桦,谢清若,李克贤,蓝丽,柳春.
钢渣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
.大众科技,2013,15(5):75-78.
被引量:4
10
张教.
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J]
.化工中间体,2015,11(9):121-121.
低温与特气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