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一九五〇年代“不合时宜”文论观的再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九五0年代的文艺学,作为国家生产的文学思想,是在《讲话》的指导下全面推进的。反过来,这又形成对于《讲话》的尊崇,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得以全面确立,文学的政治化倾向更加强烈而单一。但由于文论界仍然处在紧张的思考中,也由于“双百方针”的实施,出现了一些探索性言论,成为不合时宜的思想。主要表现为修正《讲话》的指导地位,探索文学与人情、人道主义的关系,倡导“艺术即政治”等。这本来是对主流思想的有益补充,但在“左”的思想的制约下,却遭到了批判与否定,既消解了文论的创新性探索,也强化了“左”的思想的流行。现在回顾这段历史,可为我们今天的文论创新提供借鉴。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1-172,共12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百年来文学与政治论争研究"(项目批准号:07BZW01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博士生。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胡风.《我的自我批判》[A]..《胡风全集》第6卷[C].,.第459页.
  • 2何其芳.《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J].文艺报,1953,(3).
  • 3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A]..《胡风全集》第6卷[C].,.第114、115页.
  • 4王淑明.《论人情与人性》[J].新港,1957,.
  • 5林默涵.《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文艺报》,1953年,第2号.
  • 6胡风.《学习,为了实践》,《胡风全集》第6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l页.
  • 7李希凡:《论"人"和"现实"》,《文艺月报》1957年12月号.
  • 8阿垅:《论倾向性》,《文艺学习》1950年2月1日.
  • 9罗荪:《艺术即政治批判》,第10页,《文学散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
  • 10冯雪峰:《关于创作与批评》,《雪峰文集》第2卷,第504页.

共引文献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