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思考──关于长江中游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0年第6期27-29,共3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二级参考文献3
-
1胡序威,毛汉英,陆大道,郭文卿.中国沿海地区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J].地理学报,1995,50(1):1-12. 被引量:38
-
2吴楚材,陈雯,顾人和,张落成.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协调对策[J].城市规划,1997,21(5):38-41. 被引量:33
-
3王合生,虞孝感.论长江沿江开发的原则与模式[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13(4):2-6.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7
-
1曾万涛,贝兴亚.长江流域交通建设思路探讨[J].系统工程,1998,16(6):24-29. 被引量:2
-
2虞孝感,王合生,崔大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态势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8(1):1-8. 被引量:21
-
3苏斯彬,周世锋,张旭亮.长江经济带产业合作机制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5,0(11):48-49. 被引量:1
-
4邹辉,段学军.长江经济带研究文献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24(10):1672-1682. 被引量:17
-
5杨朝飞,邹辉,段学军.基于新环保法解读的长江经济带开发环保法制探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24(10):1683-1689. 被引量:7
-
6王丰龙,曾刚.长江经济带研究综述与展望[J].世界地理研究,2017,26(2):62-71. 被引量:27
-
7严翔,成长春,徐长乐,易高峰,黄晓虎.长江经济带研究热点及展望——基于知识图谱计量分析[J].经济地理,2018,0(7):16-25. 被引量:16
-
1褚孟形,陈善杰.牢固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J].宁波经济丛刊,2006(5):29-30. 被引量:1
-
2席鹭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85-87. 被引量:2
-
3罗明空.可持续发展之路——论发展生态经济[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5(1):1-4. 被引量:1
-
4谢廖斌.四川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1(4):45-49.
-
5程延.资源枯竭 敲响人类生存警钟[J].价格与市场,2003(8):42-43.
-
6杨灵.江西:生态立省 绿色崛起[J].中国政协,2011(17):52-53.
-
7冯静.生态发展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J].生态经济,2000,16(12):30-32. 被引量:12
-
8李长安.以生态规划护航长江经济带[J].中国政协,2015(8):16-16.
-
9朱孔来,张首芳,何琳.对生态省建设有关理论问题的思考[J].辽宁经济统计,2006(8):15-17.
-
10江山.生态经济的哲学导入[J].魅力中国,2011(5):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