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密植型玉米新品种评比展示研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近几年审定、在太原市有推广价值的22个中晚熟玉米品种进行评比展示,筛选出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密植的品种,它们是:潞玉36、屯玉99、福盛园52、KX4574、大丰30、福盛园55、强盛51、太育2号、太玉339,及大穗稀植型品种:屯玉68。
作者
赵铁锁
王新
续晓彬
马亚丽
李娟
机构地区
太原市种子管理站
出处
《种子科技》
2013年第5期56-58,共3页
Seed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展示
研究
分类号
S513.037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1
1
张吉旺,胡昌浩,王空军,董树亭,刘鹏.
种植密度对全株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6):1126-1131.
被引量:80
2
白国平.
山西省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
.山西农经,2007(2):21-25.
被引量:5
3
李素萍,南文华,郝建平,薛吉全.
密度与施氮量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07,16(5):80-83.
被引量:28
4
曹庆军,王洪预,张铭,张玉斌,曹宁,唐心龙,许鹏,崔金虎.
高施肥水平下密度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9,17(3):113-115.
被引量:22
5
陈国平,王荣焕,赵久然.
玉米高产田的产量结构模式及关键因素分析[J]
.玉米科学,2009,17(4):89-93.
被引量:110
6
张欣,王占森,董君霞,董福增,苏郡,庞慧军,张旭.
玉米杂交种先玉335有关性状的理论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6):95-98.
被引量:26
7
白志英,李存东,郑金风,毕常锐,唐光雷.
种植密度对玉米先玉335和郑单958生理特性、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10,25(B08):166-169.
被引量:70
8
武建凯,李占林,赵铭森,王小强.
耐旱早熟玉米新品种晋单58号的推广应用与实践[J]
.农业科技通讯,2011(3):141-144.
被引量:1
9
李向岭,李从锋,葛均筑,侯海鹏,赵明.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性能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1,19(2):95-100.
被引量:66
10
温日宇,郭耀东,刘建霞,姜庆国.
不同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8):814-815.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1
1
王小强,武建凯,赵铭森,王若鹏,梁晓红,李娜,任重,寇圆媛.
密度与播期对晋西旱作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1):47-5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孙静,陈浪,舒中兵,段明禹,宋成孝.
不同播期对杂交玉米新品种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7(5):11-12.
2
何燕,王引斌,樊晓璐.
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7):204-209.
被引量:2
1
刘化涛,黄学芳,黄明镜,池宝亮,郑秀清,陈军峰.
拔节期干旱对春玉米产量性状及抗旱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6(2):89-94.
被引量:12
2
刘志新,胡景龙,刘晓娟,董礼华,牟喜涛.
密植型玉米新品种辽单565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玉米科学,2007,15(B09):125-126.
被引量:4
3
张红英.
密植型玉米品种夏播核心种植技术[J]
.河南农业,2010(1):37-37.
4
于洪志.
密植型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总结[J]
.现代农业,2016(3):77-78.
5
李铁华.
浅谈玉米化控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J]
.农技服务,2014,31(5):181-181.
被引量:2
6
马树田.
阜新地区玉米高产限制因素分析及提高玉米产量途径[J]
.现代农业,2010(12):58-59.
被引量:1
7
薛亚飞.
郑单958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2014(1):46-47.
被引量:2
8
刘继国,陈振武,赵艳艳,史磊,魏铁霞,王岩,于显.
辽西半干旱区密植型玉米品种不同密度对生育和产量的影响[J]
.辽宁农业科学,2009(3):38-40.
9
谢志强,杨志鹏,高伟政.
谈密植型玉米品种郑单958的推广[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4):223-223.
被引量:1
10
吴长城,韩冬丽,李长红.
密植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2006(3):40-40.
被引量:1
种子科技
201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