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思考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讨论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概念特征,建立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现状分析,探讨了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途径,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保障措施。
作者
王志强
刘晓宁
韩永
机构地区
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教务处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34期71-72,共2页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培养途径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作者简介
王志强(1967-),男,河北邯郸人,博士,副教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76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59
参考文献
2
1
仇静莉,许海元.
高校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2(2):76-79.
被引量:24
2
周亚萍,王志强,金鸿芹.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模式改革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2011(2):47-48.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姚正海.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7,15(3):47-49.
被引量:5
2
高庆珍.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丰富发展校园文化[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2):141-142.
被引量:7
3
张立波.
影响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9):62-63.
被引量:31
4
王春福.
构建和谐社会与公平和效率的统一[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9):25-28.
被引量:8
5
李璘玉.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57-59.
被引量:1
6
仇静莉,许海元.
高校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2(2):76-79.
被引量:24
7
高培勇.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
周苹.
关于构建高校创新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
.科教文汇,2010(7):17-18.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4
1
刘青广,姜浪浪.
以学生为本,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J]
.现代企业教育,2007(10X):205-205.
2
李琴.
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家具设计人才的构想[J]
.中国林业教育,2008,26(2):8-9.
被引量:1
3
李悦.
创新型人才培养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要求[J]
.教育与职业,2008(20):147-148.
被引量:3
4
郑金英.
素质教育与《农业经济学》教学改革[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185-187.
被引量:4
5
郭玲,田建平.
近年来我国编辑出版学研究综述[J]
.社会科学家,2008,23(9):142-145.
被引量:2
6
王雅坤,王小艳.
从《狼图腾》版权输出谈出版原创力[J]
.出版发行研究,2008(12):32-34.
被引量:2
7
陈洁,岑威钧,林敏.
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高等教育改革研究[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52-55.
8
徐杏华.
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J]
.中国西部科技,2009,8(3):71-72.
被引量:1
9
刘柏涛.
浅议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J]
.科技信息,2009(28):46-46.
10
严也舟.
高校素质教育创新模式的构建[J]
.科教文汇,2008(35):66-67.
同被引文献
76
1
宋春燕,郑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大学教学改革初探[J]
.现代教育论丛,2004(3):44-47.
被引量:8
2
袁星,侯薇.
大学生创新训练模式的探索——零起点、全程式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思想教育研究,2009(S1):127-130.
被引量:11
3
黄兆信,曲小远,施永川,曾尔雷.
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新模式——以温州大学为例[J]
.高等教育研究,2014,35(8):87-91.
被引量:92
4
徐进宜,尤启冬,姚其正.
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改革与建设[J]
.药学教育,2005,21(2):23-26.
被引量:16
5
刘晓广.
课堂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州大学学报,2004,21(4):83-85.
被引量:2
6
张勇,黄一峰,钱峻.
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专业床边教学模式思考[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21(3):52-53.
被引量:9
7
李燕.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75-76.
被引量:47
8
张涛.
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施[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4):47-49.
被引量:8
9
真虹.
中美大学课堂教学比较研究[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23(2):106-111.
被引量:89
10
李范珠,冯健,柴国宝,金桂.
药学大类实验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探讨[J]
.药学教育,2007,23(2):39-41.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1
1
许婕.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基于职业教育视角[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6):58-59.
被引量:2
2
蓝荣聪,陈永福.
大数据视域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2014(11):70-72.
被引量:31
3
柒江艺.
新媒体、开放式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20):206-209.
被引量:3
4
李军海,王琳.
大学生创新教育研究[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31(6):85-89.
被引量:2
5
郑石明.
大数据驱动创新创业教育变革:理论与实践[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37(3):65-73.
被引量:103
6
牟杰,高剑,高干,刘杰,赵伯南.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药学专业有机-药化课程群网络平台的构建[J]
.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0):31-32.
被引量:1
7
刘颖琦,李苏秀,宋泽源.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8,28(6):108-114.
被引量:19
8
胡万达.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表征与策略[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32(2):8-14.
被引量:4
9
许劲,徐小斌,于全辉.
基于多维能力协同提升视角的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11):71-75.
被引量:2
10
杨银.
大数据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11):27-28.
二级引证文献
159
1
史琳.
大数据驱动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改革路径探索[J]
.职业技术,2022,21(8):75-80.
被引量:7
2
王文彬.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2018(2):240-241.
被引量:7
3
陈慧媛.
应用型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探析[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13):108-111.
被引量:3
4
林榕镕.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思考——基于电子商务综合实践教学改革[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3):65-67.
被引量:4
5
贾建锋,朱珠,赵雪冬,周文东.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的构建[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7):195-198.
被引量:4
6
黄晋.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数据平台构建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
.广西经济,2021(3):112-115.
被引量:2
7
冯晓东,罗迪,王晓墨,刘哲,孙伟.
能源动力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7(S01):270-272.
被引量:12
8
陈晓蔚.
是机会还是威胁──WTO与中国网络业公司[J]
.电子出版,2000(4):51-52.
9
陈多,唐北平.
双创教育的内涵属性与课程保障运行机制建设[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8(4):119-122.
被引量:4
10
马宁,刘家豪.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就业工作新探析[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31(2):116-116.
被引量:9
1
彭向菊.
初中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思考[J]
.中华少年,2017,0(6):64-65.
被引量:4
2
古力巴达提·波拉提汗.
浅析美术教学中高中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与思考[J]
.俪人(教师),2016,0(11):205-205.
3
宛淑辉.
新世纪护理人才的培养与思考[J]
.现代护理,2004,10(4):359-360.
被引量:15
4
李卫东.
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与思考[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6):90-93.
被引量:26
5
刘志扬.
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培养与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6(35):19-20.
被引量:1
6
郑荣亮.
英语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思考[J]
.考试周刊,2015,0(47):108-108.
被引量:1
7
郑荣亮.
英语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思考[J]
.考试周刊,2010(44):119-120.
8
包凤翔.
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思考[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4,0(12):72-72.
9
叶泽斌.
中学生理财教育的培养与思考[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6(11):30-31.
被引量:2
10
毛瑛秀.
低年级学生数数感的培养与思考[J]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1(1):67-67.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 第3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