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药物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CO_2)具有高效、快速、方便、安全、低能耗、环保、选择性好的特点,用它萃取天然物质中的目的成分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介绍了SFE-CO_2的方法、特点、应用范围以及和色谱技术联用在天然药物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
林敬明
程蔚
吴忠
夏平光
机构地区
第一军医大学
出处
《中药材》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03-306,共4页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
天然物质
成分分析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9
参考文献
74
共引文献
1167
同被引文献
142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84
参考文献
74
1
吴玫涵,李修禄,王梅,刘锦耀,张美义.
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测定怀牛膝及其制剂中齐墩果酸的含量[J]
.药学学报,1992,27(9):690-694.
被引量:21
2
于恩平,朱美文,方芝蓉,夏开元,阎汝南.
CO2超临界萃取月见草油的实验研究[J]
.中草药,1992,23(7):346-348.
被引量:29
3
马熙中,于小兵.
分析型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研究中药乳香,没药化学成分...[J]
.药物分析杂志,1992,12(2):83-86.
被引量:11
4
刘桂霞,那大成,陈坚,王德军.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在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中的应用[J]
.现代应用药学,1995,12(4):8-9.
被引量:8
5
干信.
沙蚕毒素的等温加湿超临界CO_2-萃取法研究[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7,19(4):25-28.
被引量:6
6
李菁,葛发欢,黄晓芬,李莹,辉国钧,吴惠勤.
超临界CO_2萃取当归挥发油的研究[J]
.中药材,1996,19(4):187-189.
被引量:69
7
先静缄,袁果,张永祥,袁家谟,罗新文.
缬草根油的化学成分[J]
.云南植物研究,1995,17(4):479-481.
被引量:6
8
林秀仙,梁宝钻,谭晓华,史庆龙,葛发欢,吴惠勤.
超临界CO_2萃取杏仁油的工艺研究[J]
.中药材,1998,21(8):403-405.
被引量:27
9
姚渭溪,胡蓉.
超临界流体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薄荷中有效成份[J]
.分析化学,1995,23(12):1432-1435.
被引量:13
10
霍润兰,余德顺,万固存,刘毅.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橙皮精油及皮渣中微量元素研究[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8,15(3):65-6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89
1
Sticher O,陈蕙芳.
银杏制剂的质量[J]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3,8(4):159-164.
被引量:2
2
程湘东,兰孝峰,高呼,龙江,何建新.
柑桔果皮营养成分及其简易保存技术的研究[J]
.食品科学,1993,14(7):52-55.
被引量:10
3
朱继银.
芦丁提取工艺的研究[J]
.中成药,1993,15(8):4-5.
被引量:6
4
虞杏英,庄向平.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银杏叶中的银杏内酯B[J]
.药物分析杂志,1993,13(2):85-88.
被引量:31
5
汪聪慧,郭飞,彭跃珊.
植物油的质谱分析1.蓖麻油[J]
.分析测试学报,1994,13(3):8-13.
被引量:2
6
姜孟军,翟福东,王小逸,戴乾圜.
柑桔皮中微量元素的ICP-AES测定方法研究[J]
.光谱实验室,1994,11(3):48-52.
被引量:7
7
刘桂霞,孙玉玮,金兆祥.
银杏叶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4,9(1):10-14.
被引量:48
8
朱海.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与环境保护[J]
.化工环保,1994,14(1):12-17.
被引量:39
9
赖炳森,毛中兴,沈晓京,孙树秦.
用超临界CO_2技术萃取蛋黄磷脂[J]
.解放军医学情报,1994,8(3):143-144.
被引量:3
10
冯耀声,胡望明.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茶叶中咖啡因的研究[J]
.科技通报,1994,10(1):33-37.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1167
1
高艳菊,张丹.
当代中国藏医药学主流学术群体及其代表人物[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8):2927-2935.
被引量:3
2
陈东生,华小黎,于丽秀.
均匀设计法优选菝葜超临界萃取工艺的研究[J]
.中药材,2008,31(1):120-122.
被引量:5
3
石陆娥,应国清,唐振兴,易其喻,熊文说.
超临界流体中的酶催化反应及研究进展[J]
.化工生产与技术,2006,13(4):32-35.
被引量:2
4
戴箭,哈成勇,金建忠,张镜澄.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加工中的应用[J]
.精细化工,2004,21(z1):108-110.
被引量:6
5
瞿万云,余爱农,杨小洪.
超临界CO_2萃取毛叶木姜子果实挥发油[J]
.精细化工,2004,21(z1):127-129.
被引量:4
6
应安国,许松林.
超临界萃取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及质量检测上的应用[J]
.化工进展,2003,22(z1):124-128.
被引量:2
7
相延英,杨光.
中药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分离测定方法[J]
.医药导报,2003,22(S1):98-99.
被引量:4
8
罗鹏.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研究与应用[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6):92-93.
9
王福生.
青蒿素衍生物研究新进展[J]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2002(z1):49-50.
10
银建中,刘润杰,丁信伟,杨波.
沙棘油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溶解度的实验研究[J]
.现代化工,2002,22(S1):111-113.
同被引文献
142
1
苏薇薇.
中药砂仁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J]
.广东药学院学报,1992,8(1):18-20.
被引量:4
2
陈平,邢振荣.
延胡索总生物碱提取与分析方法比较[J]
.现代应用药学,1993,10(6):15-16.
被引量:12
3
李国钟,李楠,保宇,张美华.
超临界CO_2萃取甘草素[J]
.化学工程,1994,22(5):26-28.
被引量:33
4
刘崇义,钟民,沈忠耀.
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小麦胚芽油的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1994,15(3):14-17.
被引量:36
5
吴忠,苏薇薇,陈继慈.
中药麦冬的二维TE模式识别鉴定[J]
.中药材,1994,17(4):16-17.
被引量:6
6
葛发欢,王海波,李菁,辉国钧,梁宝钻,罗文基,邓伟,吴惠勤,张桂英.
超临界CO_2萃取黄花蒿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J]
.中药材,1995,18(11):570-572.
被引量:41
7
陶建生,徐莲英.
水醇法与醇水法对中药生物碱成分提取效果的比较研究[J]
.中成药,1989,11(10):6-7.
被引量:5
8
张明发,沈雅琴.
高良姜的温里药理研究[J]
.陕西中医,1996,17(7):324-326.
被引量:20
9
原永芳,李修禄,柳正良,石力夫,李玲,李云华.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J]
.药学学报,1996,31(4):282-286.
被引量:53
10
苏薇薇,吴忠.
利用计算机寻找药材替代品的数量化方法探讨[J]
.数理医药学杂志,1996,9(2):111-11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2
1
黄红丽.
增强实验探究性的尝试[J]
.生物学通报,2005,40(5):30-32.
被引量:2
2
周如梅.
超临界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中的应用[J]
.企业技术开发,2005,24(7):15-17.
被引量:10
3
王颖,孙晶,张东杰.
超临界CO_2萃取甘草酸的工艺研究[J]
.食品与机械,2006,22(3):34-36.
被引量:6
4
屈毅.
萃取分离技术研究和应用进展[J]
.民营科技,2007(3):118-118.
被引量:1
5
虢国成,方芳.
超临界CO_2萃取大豆磷脂的研究[J]
.食品工程,2008(1):30-32.
6
王兆玉,陈飞龙,林敬明,黄树林.
小油桐叶超临界CO2萃取物的GC-MS分析[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5):1002-1003.
被引量:4
7
吴忠,苏薇薇,林敬明.
中药质量标准化和中药现代化系列研究[J]
.中药材,2001,24(1):57-61.
被引量:20
8
林敬明,封志纯,吴忠,李雁,单友亮,夏平光.
猪肺表面活性物质的GC-MS分析[J]
.中药材,2001,24(8):573-575.
9
王兆玉,郑家欢,施胜英,罗志雄,倪舜宇,林敬明.
超临界CO_2萃取与水蒸气蒸馏提取疏柔毛变种罗勒挥发油成分的比较研究[J]
.中药材,2015,38(11):2327-2330.
被引量:8
10
包萨其如拉,斯琴图雅,阿丽娅,那仁格日乐.
蒙药藁本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部位化学成分比较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23,19(6):62-6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4
1
邢炎华,张彦民.
不同提取方法对木鳖子总碱的影响[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5):88-89.
被引量:2
2
罗鹏.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研究与应用[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6):92-93.
3
曹瑞敏.
中药指纹图谱及其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
.中国药房,2004,15(10):635-636.
被引量:7
4
罗兰,潘金火.
浅论GAP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地位[J]
.中医药学刊,2005,23(4):716-719.
被引量:2
5
陈洪宝,周毅生,宋华,贾永艳,翟冬燕,段琼辉.
均匀设计优选吴茱萸提取工艺的研究[J]
.中成药,2005,27(11):1338-1340.
被引量:15
6
郭世民,马克坚.
中药药性与中药方剂的标准化是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的基础[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6):11-12.
被引量:3
7
潘艺元,凌日云,陈全斌.
文献计量分析揭示我国番茄红素研究现状[J]
.广西轻工业,2006,22(5):46-47.
被引量:3
8
江钐.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方式的指导[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9(1):90-93.
被引量:3
9
吴阔,唐咏,王萍萍,陈丹,刘鹏举,裴雪亮.
仙人掌中提取生物碱工艺的优化[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58-3659.
被引量:3
10
方涛,褚翠翠,陆宁.
食用仙人掌功能性成分研究进展[J]
.食品与机械,2007,23(1):148-150.
被引量:9
1
段文娟,董红敬,刘静,刘建华,王晓.
超临界CO2萃取-高速逆流色谱快速分离制备板蓝根中的表告依春[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11):2282-2284.
被引量:3
2
王亮,孙亚军.
脂肪酶催化合成植物甾醇酯探讨[J]
.生物技术世界,2016,13(1):248-249.
被引量:2
3
高峰.
健康的低碳饮食[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0(5):18-18.
4
高峰.
饮食也低碳[J]
.生活与健康,2010(7):30-31.
5
张田勘.
两种低碳食物的异同[J]
.科学养生,2010(4):47-49.
6
高峰.
健康新理念——低碳饮食[J]
.东方食疗与保健,2011(3):4-5.
中药材
200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