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金融创新使实际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下降;使金融资产之间替代转换程度提高;金融资产价格对利率的敏感度提高,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其结果是,IS曲线变得更加陡峭,LM曲线变得更加平缓,致使货币政策利率渠道和信用渠道的传导机制及效果减弱,广义利率传导机制也变得模糊。但信用渠道仍具有比较优势,这也是我国频繁使用准备金政策的原因之一。因此,金融创新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执行更应关注银行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同时为稳定经济,不可盲目快速推进金融创新。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3-97,共5页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力机制
时空路径选择--兼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编号:12YJA790029)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上海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障碍
动力机制与政策策略选择"(编号:2012BJB003)
作者简介
方显仓,男,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