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策和市场为导向 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深入开展
被引量:31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1期22-23,共2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91
-
1刘利平,马晓建.全面发展工程素养的“大工程”教育观[J].辽宁教育研究,2007(12):59-61. 被引量:33
-
2李红路.理念创新的楷模,产学研融合的典范——记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发展历程[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3. 被引量:2
-
3姚震祥.英国教学公司在促进产学结合中的作用[J].比较教育研究,1996(1):31-32. 被引量:12
-
4袁占良.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探讨[J].成功,2007(1):15-16. 被引量:5
-
5杨宁.产学研合作促进大学教育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10(1):68-72. 被引量:7
-
6熊熙.加快实施高职两年学制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27):44-45. 被引量:12
-
7刘三朵.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若干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11):90-91. 被引量:23
-
8马奇柯.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3(3):72-75. 被引量:70
-
9钟海青.高校科技产业的历史研究[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1):58-65. 被引量:11
-
10王东.构建我国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模式[J].教育科学,2005,21(1):9-13. 被引量:60
引证文献31
-
1黄红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职业技术,2007(22):10-10. 被引量:8
-
2陈晓梅.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2):188-191. 被引量:9
-
3刁叔钧,吴勇华.产学合作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7(10):87-88. 被引量:10
-
4刁叔钧.论高等工程教育与社会合作的时代特征[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18-20. 被引量:1
-
5刁叔钧,李海志.大众化阶段高等工程教育的社会合作[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4):63-66. 被引量:8
-
6李心刚.建立稳定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效机制研究与实践[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B12):59-62. 被引量:24
-
7彭十一.我国高校科技企业产业化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云梦学刊,2006,27(6):76-78. 被引量:2
-
8冯晶晖.深化校企合作 促进产学研结合[J].甘肃科技,2007,23(12):266-267. 被引量:1
-
9马涛,何仁龙.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两次高潮及启示[J].石油教育,2008(2):51-54. 被引量:5
-
10宋强.从企业实践谈校企合作[J].科技创新导报,2008,5(19):156-156.
二级引证文献181
-
1梁璐,杜玲然,林忠晓,王声,余细勇.药学专业“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7(6):116-118. 被引量:5
-
2吉文林.产学研结合构建特色 跨越式发展提升平台[J].农产品加工(下),2005(6):69-70.
-
3刘志锋.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与人才培养的研究[J].科教导刊,2014(5):12-13. 被引量:4
-
4王成银.关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的几点思考[J].市场周刊,2009,22(3):89-90. 被引量:8
-
5杨名.高职学院校企合作质量评价研究[J].广西教育,2013(19):123-124. 被引量:2
-
6朱云章.河南科技大学经管类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4):19-20. 被引量:2
-
7王运宏,白鸿辉.工程类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分析[J].机械职业教育,2007(5):14-16. 被引量:7
-
8周刚毅,李国平.加强校企合作 探索机电模具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3):105-106. 被引量:10
-
9王运宏,白鸿辉.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高职校企合作调查与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29):11-13. 被引量:8
-
10关六三.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基地运行与管理探究[J].实验室科学,2007,10(6):135-137. 被引量:31
-
1贾晓秋,关晓宇,吕希奎.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大学生培养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215-216.
-
2杨华.浅析职高语文教学生活化[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2):47-48.
-
3焦科发.以市场为导向 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J].中国高等教育,1999(10):5-6. 被引量:1
-
4谢志远.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3):91-92. 被引量:2
-
5黄娟.高校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责任及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2):51-51. 被引量:1
-
6王振岩,吴友石.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8(12):23-25. 被引量:1
-
7宋景华,和卫.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拓展就业指导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6):62-63.
-
8任万钧.以就业市场为导向 提升民办高校竞争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4(24):29-30. 被引量:1
-
9齐佳.以市场为导向 重塑高教体制[J].辽宁经济,1993(1):4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