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析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当前对“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讨论更加引人关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创立至今,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知识经济的产生、全球化问题的出现以及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的兴起等,极大地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那马克思哲学是否还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呢?深究过马克思哲学的人都应该能体会到,批判的精神、开放的体系、发展的态度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突出特点,是马克思哲学自我超越、与时俱进、永葆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作者
王超
机构地区
中共鄱阳县委党校
出处
《理论导报》
2013年第3期45-45,50,共2页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当代性
19世纪40年代
人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主义
新科技革命
全球化问题
社会生活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王南缇.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三重意蕴[J]中国社会科学,2001(05).
2
程广云.
马克思哲学当代性辨析[J]
.哲学动态,2004(1):8-12.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9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9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共引文献
3
1
杨庆峰.
马克思主义当代性问题与马克思技术哲学[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2):63-65.
被引量:1
2
姚海涛.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反思[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1):16-18.
被引量:2
3
姜伟.
马克思哲学当代性之新论[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20(1):38-40.
1
陈向义.
从人的存在方式看知识经济[J]
.理论导刊,2005(1):34-36.
2
陈向义.
从人的存在方式看知识经济[J]
.重庆社会科学,2003(1):37-39.
3
侯彦峰,来航卫.
辩证地理解人的需要与社会生产的关系[J]
.生产力研究,2011(11):8-10.
被引量:1
4
李琮.
对外开放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入世”之际的思考[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6):5-10.
被引量:3
5
贾乐芳.
知识经济负面效应的哲学审视[J]
.求实,2001(11):32-35.
6
曹荣庆.
更加深刻的思想认识,更具效率的运行机制[J]
.浙江经济,2007(16):9-10.
被引量:1
7
伟达.
中国改革面临“新机遇期”[J]
.海外经济评论,2009(26):19-21.
8
余潇枫.
知识经济时代与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J]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8(4):37-43.
被引量:1
9
张全新.
人的存在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评《市场经济与人的存在方式》[J]
.发展论坛,2003(10):80-80.
10
黄爱华.
“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哲学分析[J]
.学海,2002(4):100-104.
理论导报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