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共二大《关于少年运动问题的决议案》的由来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共产国际、青年共产国际会议及其文件,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立及其领导的青年运动的发展,是中共二大《关于少年运动问题的决议案》产生的国际和国内背景。虽然该决议案带有浓厚的共产国际色彩,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初步尝试与探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青年运动中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
作者
刘丽梅
机构地区
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
出处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中共二大
《关于少年运动问题的
决议案》
青年运动
分类号
D432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作者简介
刘丽梅,女,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陈列编研部助理馆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共青团青运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青年运动[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4.
2
第三国际对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问题所采取的原则[J].先驱,1922-01-15.
3
关于中国少年运动的纲要[J].先驱,1922-04-01.
4
黄金凤.
从“第二党”到后备军:共产党与青年团早期关系的演变[J]
.近代史研究,2011(3):123-138.
被引量:44
5
光亮.本团与中国共产党之关系[J].先驱(23),1923-07-15.
6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青运史研究室.青运史资料与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37.
二级参考文献
107
1
龙润忠.
“党建带团建”与党团关系[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11(4):28-30.
被引量:11
2
候宜岭.
建国以前青年团与党的关系初探[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3,12(3):29-33.
被引量:9
3
王连弟.
早期党团关系的建立及其状况[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1(5):33-37.
被引量:9
4
刘进喜.
论党团关系的确立[J]
.中共党史研究,1995(6):43-47.
被引量:15
5
刘雪芹.
中共建党初期党团关系研究[J]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11):14-16.
被引量:8
6
谢从戎.
大革命时期的福建党团关系[J]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1):61-64.
被引量:2
7
李达:《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经过的回忆》(1955年8月2日),《“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二),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8
《团粤区委给团中央的报告--各地组织状况、对外工作及青年运动等》(1925年10月16日),《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3,第75页.
9
《团江浙区委关于江浙区最近三个月的工作报告》(1926年7月),《上海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8,第252页.
10
《宁波地委改组后一月工作经过及决议事项的报告》(1926年5月),《上海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7,中央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1988年编印,第94页.
共引文献
43
1
闫一鸣.
域外的革命形象:“李卢”纪念与中共革命动员(1921-1937)[J]
.理论观察,2022(11):15-20.
2
应星.
“以史解经”与中国共产主义文明研究的整全性路径[J]
.开放时代,2021(4):28-52.
被引量:22
3
赵文.
共产党与共青团早期关系研究述略[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5-9.
被引量:1
4
皇甫秋实.
主题与视野:2011年中国近代史研究[J]
.学术月刊,2012,44(4):149-154.
5
毕晓敏.
浅析上海建团初期的党团关系[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33-36.
被引量:5
6
闫立超.
五四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运动的历程、特征和基本经验[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27(2):21-25.
被引量:3
7
应星.
学校、地缘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网络的形成——以北伐前的江西为例[J]
.社会学研究,2015(1):1-22.
被引量:48
8
刘德军.
改革开放以来对民主革命时期青年团研究的综述[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282-287.
9
沈志刚.
广东青年团与新学生社关系研究[J]
.红广角,2016(2):42-47.
10
马思宇.
无形与有形:中共早期“党团”研究[J]
.中共党史研究,2017(2):32-47.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
5
1
刘永生.
团党早年关系论析——以早年关于团、党关系文件为研究中心(1920-1927)[J]
.长白学刊,2008(5):135-138.
被引量:9
2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及其筹备会议和第一届团中央执委会会议记录(一九二二年五月——一九二三年八月)[J]
.党的文献,2012(1):3-14.
被引量:37
3
李蓉,叶成林.
青年俞秀松的历史足迹及其重要贡献[J]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9(8):6-12.
被引量:2
4
陈红娟.
俞秀松研究的样本价值、史料现状及深化路向[J]
.中共党史研究,2019(12):101-111.
被引量:2
5
张小波.
早期党团关系演变(1920—1925年)[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4):47-5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任文静,苑帅民.
建团初期的党团关系探析--以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俞秀松为例[J]
.嘉兴学院学报,2023,35(1):71-7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石武英.
新解放区农村青年团参与乡村治理研究(1950-1952)[J]
.安徽史学,2024(3):152-159.
2
白晨.
2022年中共创建史研究综述[J]
.中共创建史研究,2024(1):109-122.
1
郭利.
对构建党的政治合法性的思考[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34-36.
被引量:1
2
毛胜.
“旧瓶子洗一洗是可以装新酒的”--刘少奇怎样处理1936年“北平问题”[J]
.党的文献,2009(1):90-91.
3
柯文.
我所讨论“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和“民族解放运动”问题[J]
.社会主义研究,1983(3):58-58.
4
邓颖超.
关于妇女运动问题(记录稿)——1950年2月28日在中央团校的报告[J]
.觉悟,2004,0(2):4-6.
5
李贵忠.
中共四大对农民运动的理论探索[J]
.党史文汇,2016(8):54-60.
6
本刊记者.
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主席实行民主选举、直接管理的尝试与探索——访全国总工会组织部副部长贾端阳[J]
.中国工运,2007(10):23-26.
被引量:1
7
武红星,和秀康.
新形势下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尝试与探索[J]
.云南农业科技,2002(B12):1-3.
被引量:1
8
刘未鸣,张淑君,张原.
更深入地走进人民群众——天津市十二届政协“两走进”探索与实践述评[J]
.天津政协公报,2012,0(7):1-4.
9
沈文武.
增强执政能力 构建和谐武清[J]
.求知,2005(5):18-19.
10
刘述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宪法的属性[J]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4(2):9-13.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