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管色”名义考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管色"一词大略分为筚篥、管乐器、管色谱字和调高调门四种含义。由于特定的时代传承和历史的局限,故在不同时期的各种文献记载中,其含义和界定也各有不同,需明加区辨,方能立言确意,核准意旨。
作者
陆晓彤
机构地区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出处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21-24,共4页
Qilu Realm of Arts(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s)
关键词
工尺谱字
筚篥
考论
分类号
J609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4
1
《库车县志》编纂委员会.库车县志卷二十八“乐器”篇[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
2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8.
3
[清]徐养原.管色考,《正觉楼丛书》影印本,该本后收录于《续修四库全书》115册经部·乐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
陈复华.古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
王国平.西湖文献集成(第2册)[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6
席臻贯.
对《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的一些质疑[J]
.中国音乐,1987(4):26-29.
被引量:4
7
词源(第三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8
[清]永珞、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三十八·经部·乐类)[M].北京:中华书局,1956.
9
赖桥本.元曲吟唱[M].北京:文津出版社,1989.
10
林春辉.文学与艺术[M].台北:光复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5.
共引文献
11
1
秦序.
半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2):1-19.
被引量:23
2
陈东,曾美月.
姜白石歌曲十七首研究综述[J]
.中国音乐,2005(3):53-60.
被引量:13
3
杨吉春.
云南方言、共同语非谓“掉”用法比较[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2):117-122.
被引量:3
4
杨欢欢,任静生.
从《虞美人》译本比较谈译者的主体审美性[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5):152-155.
被引量:1
5
兰凤利,梁国庆,张苇航.
中医学中“脏腑”的源流与翻译[J]
.中国科技术语,2010,12(5):40-45.
被引量:11
6
时学伟.
初中文言文注释质疑[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30(3):106-108.
7
韩荣蓉.
从语言学视角考释古人对思维器官的认定[J]
.保定学院学报,2011,24(2):106-108.
被引量:1
8
幺幼力,张红梅.
姜夔之《惜红衣》的译谱及音乐分析[J]
.中国音乐,2011(4):103-106.
被引量:2
9
黄桂凤.
论周邦彦对杜诗的接受[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0(3):24-30.
10
时学伟.
开封方言本字考证[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4):25-2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3
1
刘再生.
在创作实践的探索中定型——关于民乐创作模式问题的思考[J]
.人民音乐,1999(1):10-12.
被引量:3
2
常任侠.
汉唐间西域音乐艺术的东渐[J]
.音乐研究,1980(2):7-50.
被引量:25
3
席臻贯.
唐五代敦煌乐谱新解译[J]
.音乐研究,1992(4):53-60.
被引量:11
4
左继承.
日本筚篥谱与中国工尺谱的关连——对筚篥指孔谱起源说之质疑并新探工尺谱谱字之起源[J]
.音乐研究,1992(2):80-90.
被引量:4
5
席臻贯.
从康熙皇帝的音乐活动看《律吕正义》[J]
.音乐研究,1988(3):39-49.
被引量:10
6
罗永明.
试论龟兹音乐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的作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3(1):27-32.
被引量:5
7
黄翔鹏.
唐宋社会生活与唐宋遗音[J]
.中国音乐学,1993(3):20-26.
被引量:15
8
田中华.
筚篥考略[J]
.文博,1991(1):90-93.
被引量:3
9
郭世荣.
梅瑴成对江永:《翼梅》引起的中西天文学之争[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5):79-84.
被引量:8
10
张雪媚.
筚篥的源流及其历史演变[J]
.民族艺术研究,2007,20(1):42-49.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5
1
石林昆,赵振宇.
清代乐律学家地理分布研究[J]
.中国音乐学,2017(2):67-74.
被引量:2
2
闫艳.
“筚篥”源流考辨[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155-171.
被引量:4
3
李飞跃.
唐宋燕乐的转型与词体嬗变[J]
.文艺研究,2023(4):104-117.
4
陆晓彤.
记谱法转型引发的宋代“十六声”问题——兼论北宋乐论中“十六钟”的实践性[J]
.中国音乐,2024(2):38-47.
5
闫艳.
“筚篥”音义探微[J]
.语言研究,2019,39(2):72-7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高楠.
“觱篥”之“觱”探究——以东汉《说文解字》 与清代《说文解字注》为切入点[J]
.乐器,2021(2):52-54.
2
石林昆.
江永乐律学研究的历史勾勒[J]
.中国音乐,2022(4):29-36.
3
张成儒.
清代学术嬗变中的徽州乐学——以江永、汪绂为中心[J]
.地方文化研究,2022,10(3):75-82.
4
解婷.
河西走廊与唐代音乐文化的繁荣[J]
.新疆艺术(汉文),2022(5):4-10.
5
王志钢.
笳的传入时代与形制特征考论[J]
.湘南学院学报,2023,44(1):118-124.
6
赵慧芳.
民族交融视阈下的乐器关系考——以管子和巴拉曼的形制比较为例[J]
.乐器,2023(8):18-21.
7
陈旭,王志军.
筚篥名称渊源考[J]
.乐器,2024(9):57-59.
8
余艳容.
近十年《语言研究》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J]
.现代语言学,2025,13(6):538-544.
1
蘇武牧羊[J]
.中国音乐,1992(3):83-83.
2
联抗.
也要按图索骥[J]
.人民音乐,1961(2):23-23.
3
楼晓峰.
遂昌昆曲十番[J]
.诗词月刊,2015(8):81-81.
4
俞淑华.
中国传统戏曲的唱腔与伴奏[J]
.艺术百家,2013,29(5):237-239.
被引量:1
5
赵志安.
传统京剧京胡伴奏的“托腔”论[J]
.中国音乐,2011(2):133-136.
被引量:2
6
郑荣达.
明清宫调之研究[J]
.中国音乐,2007(4):49-56.
被引量:6
7
王胜焜.
薛腔的艺术[J]
.南国红豆,2006(6):20-21.
8
毋丹.
《新编南词定律》非第一部戏曲工尺曲谱考辨[J]
.文献,2014(5):167-174.
被引量:3
9
李家瑞.
乾隆皇帝唱过的:大鼓书[J]
.中国音乐,1993(1):80-82.
10
李文军.
昆曲工尺抄本酬神戏《长春》乐谱分析[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31(4):97-100.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