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当前社会现实的真切关注与深入开掘——论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
被引量:
8
On China Neorealism Film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现实主义电影出现在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其核心是对普通民众的关怀与客观纪实的本质。它与一般现实主义电影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对当前社会现实更真切的关注和更深入的开掘。平凡而真实的现实生活影像由此显现出自身所具有的一种诗意和美丽,这是新现实主义之"新"的基本内涵。
作者
周锋
机构地区
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8-191,共4页
Contemporary Cinema
关键词
新现实主义
电影
当前社会现实
现象学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作者简介
讲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1
1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共引文献
1
1
宋锦轩.
从零到一还是从一到零?——数字技术与电影美学趋向[J]
.当代电影,2010(7):87-8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4
1
许梦馨.
早期中国电影的“新现实主义”建构——以故事片《马路天使》为例[J]
.影剧新作,2020(3):111-116.
被引量:1
2
余源伟.
潜行的规则——中国新生代导演纪实风格电影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手法的比较[J]
.电影评介,2006(14):31-32.
被引量:8
3
陈卓威.
假定中的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研究[J]
.新闻爱好者,2012(5):45-46.
被引量:1
4
陈雨露.
自觉的写实精神与高度风格化的艺术显现——论贾樟柯电影的美学特质[J]
.电影文学,2008(11):80-82.
被引量:5
5
张东钢.
新中国电影人物的变迁──现实主义电影表演创作美学原则的流变历程[J]
.当代电影,1999(5):88-94.
被引量:4
6
葛婉春.
中国40年代后期电影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比较刍议[J]
.江苏社会科学,1997(6):123-127.
被引量:3
7
张亚彬,姜永环.
纪录与影戏:电影观念上的差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与中国1949年以前现实主义电影比较[J]
.当代电影,1990(4):39-50.
被引量:8
8
李道新.
选择与坚持:早期现实主义电影批评(1932-1937)[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1):121-135.
被引量:4
9
郑红娥.
中国的消费主义及其超越[J]
.学术论坛,2005,28(11):115-119.
被引量:26
10
沈义贞.
“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再认识[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0-15.
被引量:55
引证文献
8
1
王平.
当前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火爆的现象学思考——以电影《我不是药神》为例[J]
.今传媒,2019,27(3):98-100.
2
卢欣.
无处安放:消费时代中的现实主义电影[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14):130-130.
3
杨恩慧.
现实主义电影中的民生幸福感研究[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9(6):184-187.
被引量:1
4
赵贵清.
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转向[J]
.电影文学,2018(24):19-21.
被引量:7
5
王文斌.
现象学现实主义——再论安德烈·巴赞的电影现实观[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3):110-117.
被引量:16
6
沈美琪.
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真实性探索[J]
.剧影月报,2021(5):10-12.
被引量:1
7
赵觅.
《奇迹·笨小孩》与剧情片发展路径探析[J]
.电影文学,2022(11):139-142.
被引量:1
8
林立娜.
新现实主义视角下尤霍·库奥斯曼恩电影[J]
.电影文学,2022(12):123-126.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王雪璞.
电影理论研究的新方向——评王文斌著作《电影现象学引论》[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0(4):174-175.
2
孙立.
新时代本土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观念研究[J]
.电影文学,2019(16):69-71.
被引量:3
3
杨波.
民俗仪式在电影中的叙事重构及意义生产[J]
.电影评介,2019,0(12):65-69.
被引量:2
4
李英天.
《寄生虫》与《燃烧》:韩国社会分层的两重现实主义写照[J]
.电影文学,2019,0(22):110-112.
被引量:5
5
李宇潮.
“一镜到底”式的拍摄手法与电影主题表达间的关系--以《1917》为例[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1):155-156.
被引量:2
6
周宇轩.
日本传统文化对该国“御灵”类恐怖电影的影响[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4):144-148.
7
成忠溯.
非现实美学与现实的对话关系——思辨设计源起的关系梳理[J]
.流行色,2020(6):68-70.
8
金彦龙.
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勃兴与反思[J]
.传媒,2020(16):46-48.
被引量:1
9
张文娟.
西方电影本体论的流变及当代转向[J]
.电影文学,2020(21):3-7.
被引量:5
10
雷璐荣.
扶贫题材电视剧在互联网传播中的地方性生产——基于电视剧《山海情》的示例[J]
.现代视听,2021(2):18-22.
被引量:2
1
段夏胤.
平凡与浪漫的写实韵味——朱塞佩·托纳多雷“回家三部曲”解析[J]
.现代视听,2015,0(11):58-61.
被引量:2
2
时贯宇.
试论剧本与舞台美术二度创作应把握的环节[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1):78-79.
3
邵牧君.
西方电影艺术发展的源流——电影史学习札记[J]
.电影新作,1981(3):97-101.
4
姚欣.
张曼君——深入开掘人物的情感世界[J]
.中国戏剧,2007(9):44-44.
5
梁茂春.
深入开掘旋律之美——评杜鸣心《小提琴协奏曲》[J]
.人民音乐,1989(4):5-7.
被引量:1
6
杨文军.
“第六代”导演作品的新现实主义论——以贾樟柯及其作品为例[J]
.今传媒,2016,24(10):109-111.
7
张前.
闵惠芬二胡艺术的美学研究[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4):1-9.
被引量:17
8
陈俊参.
于细微处见精神——评《偷自行车的人》[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8(8):38-38.
9
倪祥保,陈虹.
许鞍华: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自觉继承者[J]
.电影新作,2016(1):56-60.
被引量:1
10
陈卓威,熊巍.
日本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发端探析[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1(5):165-166.
当代电影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