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稻草腐熟还田技术效果试验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半喂入收割机收割早稻,将稻草切碎直接还田,并加施秸秆腐熟剂,可缩短稻草腐烂时间5~7 d,稻草腐熟还田比无稻草还田,每667 m2平均增产21.8 kg,增幅5.3%,且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该技术采用农机与农艺技术相结合,耗工少、操作简单,农民易于接受,适宜在增城市及广州地区双季稻区推广应用。
作者
朱润尧
朱顺球
机构地区
广东省增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中国稻米》
2013年第2期44-45,47,共3页
China Rice
关键词
水稻
稻草还田
秸秆腐熟剂
分类号
S511.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5
同被引文献
7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6
1
刘逊忠.
稻草持续还田定位监测结果与分析[J]
.广西农学报,2007,22(3):15-17.
被引量:8
2
陈智远,蓝天,应梅华.
农作物秸秆处理技术的研究进程[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4):204-206.
被引量:16
3
顺畅.
稻草还田技术要领[J]
.湖南农机,2011(3):32-32.
被引量:1
4
孙华,钱国明,徐冬太,黄花香,刘红声,金建康,罗军元.
水稻秸秆还田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2010,16(1):47-48.
被引量:31
5
杨淮南.
水稻秸秆还田腐熟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4):272-273.
被引量:13
6
潘艳婷,徐秋兰.
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应用效果分析[J]
.农业研究与应用,2011,24(4):13-15.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潘爱兵,王瑞萍.
秸秆覆盖节水灌溉技术的增产机理与效果[J]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5(2):19-20.
被引量:5
2
Sweeten J M. Composting Manure and sludge [C].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Poultry Waste Management Symposium, 1998:38-44.
3
傅湘宁,沈国宏.
秸秆直接还田与农业机械化[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07(11):22-23.
被引量:10
4
薄克明,马超.
棉花秸秆机械化收获加工及循环利用技术[J]
.当代农机,2008(2):58-59.
被引量:1
5
李佩胜,王宏志.
关于科学发展秸秆沼气项目的探讨[J]
.节能,2008,27(7):9-10.
被引量:12
6
王激清,张宝英,刘社平,刘晓静.
我国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8):126-128.
被引量:56
7
杨立,张婷,王永泽,王金华.
不同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效果的比较[J]
.可再生能源,2008,26(5):46-48.
被引量:51
8
吴行国,朱桂珍,韩芳.
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效果及示范推广[J]
.农业科技通讯,2008(12):94-95.
被引量:13
9
丘华昌,刘鹏程,李学垣,王启发,徐凤琳.
稻草还田与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8,4(1):92-96.
被引量:29
10
张文杰,谢仁康,居会军.
全量秸秆还田对宁粳1号产量构成及生育特性的影响[J]
.中国稻米,2009,15(2):22-25.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75
1
杨永安,吴洪荣.
不适用鲜烟叶用于水稻施肥最佳用量试验[J]
.云南农业,2013(8):32-34.
被引量:1
2
刘旭凡,冯紫曦,孙家堂.
农户秸秆处理行为研究综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S2):412-415.
被引量:8
3
汪芳.
水稻田施用太阳雨腐熟剂的效果[J]
.农技服务,2012,29(3):286-286.
被引量:1
4
叶小龙.
稻草秸秆还田施用联业腐熟剂的效果[J]
.农技服务,2012,29(3):289-289.
被引量:1
5
肖小平,汤海涛,纪雄辉.
稻草还田模式对稻田土壤速效氮、钾含量及晚稻生长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8,34(8):1464-1469.
被引量:36
6
谢柱存,何伟松.
三种秸秆腐熟菌剂在稻田上的比较试验[J]
.广西农学报,2008,23(6):17-19.
被引量:9
7
李彬,邹家龙,李云春,余勇,杨文兵,毕强,李伟,贺必珍,李强.
氮磷钾肥对江汉平原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S1):64-66.
被引量:5
8
张建民,孙健,章玲芬.
不同处理方式下废弃蔺草成分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0(5):258-258.
9
李淳,曾秋苑,孙蓉,邓华,敖宁建.
微波接枝CPVC改性秸秆纤维/HDPE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J]
.塑料,2011,40(1):36-39.
被引量:4
10
王国炜,赖小平.
水稻应用腐秆剂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1):93-9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5
1
陈胜男,谷洁,高华,秦清军,张社奇,孙利宁,甄丽莎,陈强龙.
微生物菌剂对小麦秸秆和尿素静态堆腐过程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3):198-201.
被引量:13
2
劳德坤,张陇利,李永斌,杜洋,韩卉,李季.
不同接种量的微生物秸秆腐熟剂对蔬菜副产物堆肥效果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2015,9(6):2979-2985.
被引量:43
3
董亮,张志国.
泥炭pH的调节试验研究[J]
.土壤,2005,37(2):210-213.
被引量:5
4
李康活,周少川.
广东稻田耕作制改革策略与初步成效[J]
.广东农业科学,2006,33(2):11-14.
被引量:34
5
刘逊忠.
稻草持续还田定位监测结果与分析[J]
.广西农学报,2007,22(3):15-17.
被引量:8
6
郭宗祥,左其东,李梅,闵蕴秋,许金凤,沈文忠,顾红亚.
江苏省太仓市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CEC的变化[J]
.土壤,2007,39(2):318-321.
被引量:31
7
彭英湘,王凯荣,谢小立,唐彬.
水肥条件与稻草还田对土壤供氮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7(4):40-43.
被引量:26
8
胡荣根.
安徽省耕地地力现状及培肥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47-48.
被引量:4
9
梁友强,汤建东,张满红,张育灿,张桥,刘一锋.
关于提高广东耕地质量的思考[J]
.广东农业科学,2009,36(3):69-72.
被引量:5
10
李逢雨,孙锡发,冯文强,秦鱼生,王昌全,涂仕华.
麦秆、油菜秆还田腐解速率及养分释放规律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2):374-380.
被引量:158
引证文献
5
1
贾媛媛,陆立林,徐亦忻,沈文婷,姜慧.
大丰麋鹿保护区盐碱地绿化造林技术初探[J]
.农技服务,2016,33(7):89-90.
2
朱润尧.
广州市增城区耕地地力调查与施肥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7(6):194-196.
3
丛艳静.
稻草持续还田腐熟定点监测效果研究[J]
.农学学报,2017,7(8):35-38.
被引量:1
4
勉有明,李荣,侯贤清,李培富,王西娜.
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砂性土壤性质及滴灌玉米生长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20,34(10):2343-2351.
被引量:22
5
陈燚,焦长兴,周银香.
不同腐秆剂对秸秆还田影响效果研究[J]
.中国果菜,2015,35(12):51-5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顾显权.
秸秆有机肥施用效果研究[J]
.中国果菜,2016,35(4):42-44.
被引量:3
2
郑华斌,傅荣富,贾巍,唐启源.
稻草加速腐解对华南稻区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农学学报,2019,9(8):1-6.
被引量:2
3
李奇,陈礼鹏,郭正厅,周训祥,敖云焕,陈莹.
菌渣有机肥堆制试验方法研究[J]
.现代农业装备,2021,42(1):65-69.
被引量:3
4
季佳鹏,赵欣宇,吴景贵,孟庆龙,关华建,牛岸秋.
有机肥替代20%化肥提高黑钙土养分有效性及玉米产量[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1,27(3):491-499.
被引量:48
5
李方杰,时明坤,庞海芳,连延浩,任永哲,王志强,辛泽毓,林同保.
松土促根剂和秸秆腐熟剂对砂姜黑土农田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21,55(2):234-242.
被引量:11
6
刘星,曹红霞,廖阳,周宸光,李黄涛.
滴灌模式对苹果光合特性、产量及灌溉水利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21,54(15):3264-3278.
被引量:12
7
杨哲,赵保卫,刘辉,聂瑾,马锋锋.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休耕期农田地表反照率及热物理性质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3):101-109.
被引量:3
8
廖超林,杨振宇,陈治锋,肖汉乾,肖志鹏,向鹏华,肖孟宇,母婷婷,单雪华.
基于盆栽试验分析3种品牌稻草秸秆腐熟剂对植烟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J]
.烟草科技,2022,55(6):12-18.
被引量:3
9
何治逢,王时聪,尹众,王鑫,柴如山,邬刚,刘荣,师焕芝,马超.
秸秆还田配施腐秆剂下不同氮肥运筹对土壤养分及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2,49(3):462-468.
被引量:3
10
吕开源,周立萍,康建宏,吴宏亮,贾彪,班文慧,蔡启明.
不同耕作方式下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8):112-122.
被引量:15
1
王国炜,赖小平.
水稻应用腐秆剂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1):93-93.
被引量:1
2
张华东.
稻茬接种马铃薯 免耕栽培效益高[J]
.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3(8):38-39.
3
郑先进,张永明,谢成芳.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生长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0(3):57-57.
被引量:6
4
周江明,徐大连,薛才余.
稻草还田综合效益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2,18(4):7-10.
被引量:102
5
葛锦生,赵虹阳.
关于高效烟叶种植技术探讨[J]
.活力,2015,0(2):53-53.
6
李博赈,吕烈武,黄顺坚,袁辉林,王汀忠,蔡兴涛,李受月.
秸秆腐熟剂在稻草还田试验中的效果评价[J]
.农业研究与应用,2014,27(5):11-14.
被引量:5
7
肖登新,雷振,肖登峰,周文友,唐定富,贾红杰,许辉霞.
开县水稻秸秆还田腐熟剂品种筛选试验初报[J]
.南方农业,2013,7(5):66-67.
被引量:2
8
云南小麦免耕高产栽培技术[J]
.农村实用技术,2013(3):36-37.
被引量:1
9
J.CHILIMA.
Maize (Zea mays L.) and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Straw Decomposition in Soil: Effect of Straw Placement, Mineral Nitrogen and Tillage[J]
.Pedosphere,2002,12(4):353-364.
被引量:4
10
刘长莉,王小芬,郭鹏,李培陪,沈海龙,崔宗均.
常温秸秆还田菌群的筛选及分解稻秆特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105-111.
被引量:11
中国稻米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