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无刻蚀镀铁工艺的应用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前言无刻蚀镀铁工艺就是在常规镀铁工艺中,取消镀件在30%硫酸溶液中作阳极、铅板作阴极,通以直流电处理的工序。几年来,我们应用此工艺对汽车曲轴、拖拉机曲轴、煤炭系统综采设备的液压支架支柱、加工报废零件进行修复,经长期使用,结合力良好,被层光滑、平整;合格率在95%以上.该工艺对企业利旧利废、降低成本、增收节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
作者
凌家伦
机构地区
四川简阳县农机修造厂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6-37,共2页
Materials Protection
关键词
镀铁
无刻蚀镀铁
工艺
分类号
TQ153.19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29
1
吴勇.
低温镀铁质量不稳定的原因及改进措施的探讨[J]
.望江科技,1993(4):27-30.
被引量:2
2
陈立佳,康煜平,苏志伟,尹洪.
无刻蚀直流镀铁工艺的研究[J]
.表面技术,1996,25(3):17-20.
被引量:1
3
李明,汪红,崔永植.
低温铁合金电镀修复强化技术[J]
.材料保护,1990,23(7):18-20.
被引量:7
4
陶正跃 沈正英.电镀铁及镀铁渗碳的特性和试验[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985,21(1):4-4.
5
扈心担.
pH值对镀铁层性能及结构的影响[J]
.材料保护,1997,30(3):10-12.
被引量:4
6
陈立佳,康煜平,冯浩然,洪鹤.
低温直流镀铁液中的添加剂[J]
.材料保护,1997,30(3):25-27.
被引量:6
7
耿秋菊,冯立明,夏祥华.
低温氯化物电镀铁溶液的稳定剂研究[J]
.电镀与涂饰,2007,26(8):14-16.
被引量:4
8
陈立佳,康煜平,洪鹤.
稀土添加剂在镀铁中的应用[J]
.电镀与涂饰,1997,16(1):41-43.
被引量:8
9
赵秦生,铁的电解和电镀,1988年
10
查全性,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1987年
引证文献
4
1
陈立佳,康煜平,冯浩然,洪鹤.
低温直流镀铁液中的添加剂[J]
.材料保护,1997,30(3):25-27.
被引量:6
2
耿秋菊,冯立明,夏祥华.
低温氯化物电镀铁溶液的稳定剂研究[J]
.电镀与涂饰,2007,26(8):14-16.
被引量:4
3
康煜平,陈立佳,赵忠俭.
无刻蚀直流镀铁层的组织结构与性能[J]
.金属热处理学报,1999,20(3):47-51.
被引量:10
4
陈红辉,秦锋,陈亚超,沈小青.
配位剂对低温镀铁的影响[J]
.电镀与环保,2015,35(5):4-6.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刘洪涛,顾卡丽,李健,杜三明.
低温镀铁层的微观结构和摩擦学性能[J]
.材料保护,2004,37(6):7-8.
被引量:11
2
姜力强,郑精武,陈巧玲.
电沉积软磁铁箔连续化生产的关键技术研究[J]
.稀有金属,2005,29(3):293-296.
被引量:4
3
田华,赵程,付平,许雪,马泊江.
SiC颗粒对镀铁层表面形貌和结构的影响[J]
.电镀与精饰,2006,28(4):44-46.
被引量:7
4
耿秋菊,冯立明,夏祥华.
低温氯化物电镀铁溶液的稳定剂研究[J]
.电镀与涂饰,2007,26(8):14-16.
被引量:4
5
刘忆,杨森,殷锦捷,韩辉.
低温镀铁时电流密度对镀层性能的影响[J]
.电镀与涂饰,2008,27(2):15-16.
被引量:8
6
卢琳,刘天成,李鹏,章愫.
电沉积因瓦合金镀层成分的影响因素[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30(8):903-907.
被引量:5
7
安宁.
电流密度对无刻蚀低温镀铁性能的影响[J]
.电镀与环保,2009,29(6):9-10.
被引量:2
8
徐临超.
电流波形对铁电镀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电镀与涂饰,2010,29(9):5-8.
被引量:5
9
王金亮,迟长志,高洪生,王宝祥.
B_4C微粒尺寸对镀铁层性能的影响[J]
.电镀与环保,2011,31(4):17-19.
被引量:2
10
王金亮,迟长志,王刚,车铁.
镀液中B_4C浓度对镀铁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2011,40(24):174-175.
被引量:3
1
张卫民.
无刻蚀镀铁工艺及其对镀层与基体结合强度,镀层硬度处理的探讨[J]
.铁道建设,1990(2):35-38.
2
陈立佳,康煜平,苏志伟,尹洪.
无刻蚀直流镀铁工艺的研究[J]
.表面技术,1996,25(3):17-20.
被引量:1
3
李明,崔永植,汪红.
无刻蚀镀铁交流活化机理的研究[J]
.东北工学院学报,1993,14(2):162-165.
被引量:2
4
付平,田华,许雪,赵程.
Fe-SiC复合电镀的工艺研究[J]
.材料保护,2006,39(4):29-31.
被引量:3
5
扈心坦,李希贺.
无刻蚀镀铁层结合强度的研究[J]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996,32(4):17-19.
被引量:5
6
李明.
氨基磺酸盐镀铁工艺的研究[J]
.表面技术,1990,19(6):1-6.
被引量:3
7
李明.
氨基磺酸盐镀铁工艺的研究[J]
.电镀与环保,1990,10(6):2-6.
被引量:1
8
扈心担.
pH值对镀铁层性能及结构的影响[J]
.材料保护,1997,30(3):10-12.
被引量:4
9
刘忆,杨森,殷锦捷,韩辉.
低温镀铁时电流密度对镀层性能的影响[J]
.电镀与涂饰,2008,27(2):15-16.
被引量:8
10
康煜平,陈立佳,赵忠俭.
无刻蚀直流镀铁层的组织结构与性能[J]
.金属热处理学报,1999,20(3):47-51.
被引量:10
材料保护
199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