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影响。方法将39例早产儿RDS按Ps使用时间不同分为2组,早期组(出生〈2h)21例和晚期组(出生2—12h)18例,两组患儿给予综合治疗,并按100mg/kg一次性给药,取仰卧位1min内注入并气囊加压给氧1min。若无明显的呼吸道阻塞症状,〈6h禁止拍背及气道内吸引;观察两组用药前后12h胸片分级、血气指标、吸人氧浓度(FiO:)、机械通气使用率及总吸氧时间的变化,比较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及转归的差异。结果早期组患儿用药后12h胸片较晚期组明显改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和Fi02在用药后6、12、24h低于晚期组(P〈0.05),而动脉血氧分压(PaO:)、pH值均明显高于晚期组(P〈0.05),机械通气使用率、总吸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晚期组(P〈0.05)。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气胸的发生率低于晚期组(P〈0.05),而两组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PDA)、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严重脑室内出血(IVH)的发生率以及生后28d内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RDS早期给予PS治疗能显著改善其氧合功能,减少机械通气的使用率、氧疗及住院时间,可降低BPD及气漏的发生率。
出处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57-259,共3页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