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视域出发,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研究,是近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和哲学界普遍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
作者
李天霞
机构地区
南通大学
出处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0-64,共5页
Journal of Qiqiha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哲学
综述
分类号
B17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者简介
李天霞(1987-),女,南通大学法政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1
王海滨.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意蕴[J]
.大连干部学刊,2010,26(7):16-18.
被引量:1
2
赵兴良.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基础的几点思考[J]
.求实,2010(5):22-25.
被引量:3
3
戚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思想探析[J]
.前沿,2010(5):16-19.
被引量:2
4
刘小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性的哲学阐释[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8(1):141-144.
被引量:2
5
刘歌德,罗恢远.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底蕴[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1-4.
被引量:2
6
黄斌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思考[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3):103-105.
被引量:1
7
郭建宁.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1):4-8.
被引量:13
8
郭学军.
用哲学理念透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1):14-17.
被引量:3
9
毛卫平.
和谐哲学: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和”文化[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2(6):33-38.
被引量:7
10
刘岁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审视[J]
.文史博览(理论),2008(11):32-3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安启念.
和谐马克思主义:一个被长期遮蔽的视域[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0(3):81-90.
被引量:24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书信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41,146.
3
毛泽东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7.
4
吴树青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7.
5
列宁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8):111.
6
本报评论员.以和谐文化促和谐社会[N].人民日报,2006-7-19.
7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9.
8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9
[2]谢龙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25-130.
10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文献选编:第8卷[G].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13.
共引文献
37
1
蒋枝宏.
浅析以人为本[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4):392-392.
2
罗家锋,孙长江.
哲学视角中的科学发展观[J]
.法制与经济,2008,17(8):115-116.
3
孟悌清,何红,马利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1-4.
4
施维树.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一致性[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5):80-83.
被引量:4
5
王思怀.
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综述[J]
.商洛学院学报,2009,23(1):1-21.
被引量:7
6
孙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问题研究述评[J]
.当代社科视野,2009(4):26-28.
7
宋一.
系统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天府新论,2009(3):25-28.
被引量:3
8
刘明月.
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综述[J]
.天府新论,2009(4):5-10.
9
叶汝贤,黎玉琴.
“摸着石头过河”: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模式及其意义[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5):88-93.
被引量:11
10
周淑芳,梅荣政.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综述[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2):101-108.
被引量:1
1
蒋迪.
真理的自我表征和客观阐释——本雅明历史哲学的认识论基础[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8(2):50-55.
2
回到马克思,厘清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访孙伯癸教授[J]
.哲学动态,1999(11):2-5.
被引量:7
3
臧佩洪.
历史的提问方式如何可能─—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性质[J]
.哲学研究,1997(3):16-21.
4
陈玉霞.
怎样看待阿多诺与后现代哲学的异同[J]
.理论探讨,2011(5):67-69.
5
肖杨.
谈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新”之所在[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4.
6
周峰.
“3.0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的一种可能[J]
.岭南学刊,2014(4):17-20.
被引量:1
7
宋媛媛.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11):115-116.
被引量:3
8
黄琳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2):61-64.
9
南英丽.
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4):12-14.
10
刘放桐.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问题的几点思考——从对西方近代哲学的批判继承的观点看[J]
.学术研究,2002(1):26-33.
被引量:3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