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诗与乐的完美融合:古筝协奏曲《云裳诉》的创作特色及演奏版本比较 被引量: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诗乐相配的传统我国古来有之。古筝创作曲《云裳诉》是诗乐融合的比较成功的器乐作品之一。本文通过对乐曲化用诗作的分析入手,进而深入到音乐的本体,阐述音乐与诗作水乳交融的创作特色,并加入了不同演奏家二度创作的版本比较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聆听、学习、演奏同类作品。
作者 赵星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3-135,共3页
作者简介 赵星女,古筝讲师,硕士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6

  • 1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上)[J].音乐研究,1993(1):41-55. 被引量:88
  • 2赵宋光.《谢嘉幸(音乐的语境-一种音乐解释学视域)》一书序言,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 3约瑟夫·克尔曼.《沉思音乐-挑战音乐学》,朱丹丹、汤亚丁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第三章.
  • 4于润洋.《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导言,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9页.
  • 5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edited by Stanley Sadie , 1, "Analysis" 条目.
  • 6恩格斯.《1859年5月18日致斐·拉萨尔的信》,见《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一卷35-42页.

共引文献18

同被引文献25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