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北虫草子实体组织分离技术试验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北虫草菌种在保藏一段时间后,菌种会失去活力,衰老退化,造成产量下降,甚至绝产。因此,规模生产菌株遗传性状保持稳定是很重要的。试验用北虫草子实体的两个部位进行分离试验,优选出适合北虫草生产的分离菌种。试验结果:选取鲜嫩北虫草子实体顶端靠尖1~2cm处,不去皮,结果表现性状优异,遗传性状稳定一致。而在子座以上部位,去皮移植,则表现生长力弱。
作者
许庆国
机构地区
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食用菌》
2013年第1期20-20,共1页
Edible Fungi
关键词
北虫草菌种
子实体
分离技术
分类号
S567.35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许庆国.
不同碳氮源对北虫草菌丝生长的影响[J]
.食用菌,2011,33(4):10-11.
被引量:5
2
许庆国.
北虫草液体培养菌种碳氮源的研究[J]
.食用菌,2011,33(6):13-14.
被引量:7
3
杨玉红,刘芳,康宗利,段玉玺.
北虫草菌种人工分离的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12,31(1):11-12.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张以俭,温鲁,葛宜和.
蚕蛹虫草母种培养基研究[J]
.蚕学通讯,2005,25(2):8-12.
被引量:6
2
尹萍,涂艳丽,王飞,尹辉.
北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102-103.
被引量:22
3
马国良,韩玉军.
北冬虫夏草菌丝对不同碳氮源利用的研究[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2):10-12.
被引量:17
4
朱姣,王德源,任燕.
蛹虫草菌丝体液体培养条件研究[J]
.山东科学,2007,20(3):45-48.
被引量:10
5
马海燕,郭成金.
云芝菌丝体液体培养基的筛选[J]
.中国食用菌,2007,26(4):34-36.
被引量:11
6
孟庆国,周建树,赵杰,修翠娟,赵国学,陈超,韩冰,勾丽丽.
香菇液体发酵过程中碳氮源的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07,26(4):47-49.
被引量:5
7
江晓路,葛蓓蕾.
北虫草菌Y3液体深层发酵条件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7,23(6):31-35.
被引量:12
8
顾寅钰,张亚平,陈传杰,娄齐年,刘志斐,施新琴,于振诚.
蛹虫草培养基碳源和氮源对菌丝生长量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08,40(7):77-79.
被引量:19
9
陈艳秋,朴日子,金英善,严花淑.
蛹虫草人工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02,21(5):20-22.
被引量:24
10
包天桐,王桂芬,杨甲禄.
冬虫夏草的药理作用研究(Ⅰ)——人工发酵虫草菌的药理作用初报[J]
.中草药,1983,14(5):32-34.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23
1
宋莹,刘岩岩,刘刚.
食用菌母种快繁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比较试验[J]
.食药用菌,2013,21(5):293-294.
2
赵国声,韩浩.
蛹虫草菌丝液体培养基中适宜碳源和氮源的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8):39-41.
被引量:2
3
曲鸿雁,郭成金.
冬虫夏草与蛹虫草融合子菌丝体液体培养基筛选[J]
.中国酿造,2013,32(3):106-109.
被引量:4
4
沈爱喜,胡中娥,李小云,钟国祥,王华伶.
北冬虫夏草菌种退化原因及防控方法[J]
.食用菌,2013,35(4):28-29.
被引量:13
5
薛变丽,刘勇男,杨杰,孟俊龙,常明昌,程红艳.
工厂化北冬虫夏草菌种分离试验[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2):136-139.
被引量:3
6
胡中娥,钟国祥,沈爱喜,张诚,魏云辉,陈庆隆,谢晟,陈浩.
北冬虫夏草组织分离及复壮菌种的试验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3,25(10):124-125.
被引量:10
7
高凌飞,王义祥,翁伯琦.
蛹虫草工厂化栽培与系列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3):93-101.
被引量:14
8
左雪枝.
蛹虫草菌种提纯复壮及其规律[J]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3):3177-3181.
被引量:2
9
李剑梅,徐国华,杨泽涛,韩冰,王艳华.
大圆头北虫草LW-1麦粒栽培技术要点[J]
.食用菌,2015,37(5):50-51.
10
李凌,钱叶会.
优化北虫草液体菌种生产过程工艺流程的探讨[J]
.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15(8):47-49.
同被引文献
16
1
刘春泉,宋江峰,李大婧,金邦荃.
北冬虫夏草多糖组分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07,28(1):370-373.
被引量:27
2
杜双田,周锋利,陈德育.
温度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5):159-162.
被引量:20
3
叶博.
北虫草药理作用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9):52-54.
被引量:20
4
锁现民,蔡树威,张现法.
浅谈蛹虫草栽培菌种制作及鉴定[J]
.食用菌,2009,31(4):41-41.
被引量:18
5
张宗豪.
不同培养基对北虫草生长的影响[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9,39(4):6-7.
被引量:4
6
许庆国.
不同碳氮源对北虫草菌丝生长的影响[J]
.食用菌,2011,33(4):10-11.
被引量:5
7
许庆国.
北虫草液体培养菌种碳氮源的研究[J]
.食用菌,2011,33(6):13-14.
被引量:7
8
杨玉红,刘芳,康宗利,段玉玺.
北虫草菌种人工分离的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12,31(1):11-12.
被引量:16
9
秦秀丽,邢力,尹锐.
北冬虫夏草人工培养固体培养基优化研究[J]
.北方园艺,2013(6):149-152.
被引量:6
10
胡健微,秦秀丽.
蛹虫草人工培养营养基质的优化试验[J]
.食用菌,2013,35(5):29-3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许庆国.
北虫草人工栽培关键技术集成[J]
.食用菌,2017,39(3):57-58.
被引量:2
2
贺晓龙,王殿振,查磊,杨宇童.
北虫草最佳组织分离期的筛选[J]
.贵州农业科学,2016,44(9):89-9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温志新,孟楠,李学军,都兴范,马淑慧,米锐,孙永欣,李树英,李亚洁.
虫体复壮蛹虫草菌种的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18,37(1):19-21.
被引量:1
2
强巴卓嘎.
蛹虫草人工栽培技术[J]
.植物医生,2018,31(11):22-23.
3
郭尚,徐莉娜,李艳婷,周伟,陈楠,张生万,李银生.
桑蚕蛹虫草高效栽培技术[J]
.食用菌,2019,41(3):46-48.
被引量:3
1
杨玉红,刘芳,康宗利,段玉玺.
北虫草菌种人工分离的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12,31(1):11-12.
被引量:16
2
冯景刚,张迪,刘在民.
不同培养基对北虫草子实体产量与质量的影响[J]
.辽宁林业科技,2008(6):24-25.
被引量:7
3
顾寅钰,施新琴,李峰,赵德安,王玺兰,李化秀.
北虫草菌种感染家蚕幼虫的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14,46(6):120-122.
被引量:4
4
李剑梅,徐国华,杨泽涛,韩冰,王艳华.
大圆头北虫草LW-1麦粒栽培技术要点[J]
.食用菌,2015,37(5):50-51.
5
王洪军,吕真麟,张锐,李春燕.
利用细胞悬浮培养瓶培养北虫草菌种[J]
.食用菌,2008,30(6):22-23.
6
刘云,刘莲,夏志兰,刘东波.
北虫草子实体人工培养条件的研究[J]
.食用菌,2009,31(5):49-50.
被引量:9
7
徐明举,郑志新,罗永华,王若敏.
张家口地区奶牛乳腺炎调查及病原菌分离试验[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3):54-57.
被引量:2
8
王转军,姚希琴,安小兰.
成县地膜大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J]
.现代种业,2004(6):25-25.
9
丘明泉,莫树平,柏建玲,张菊梅,吴清平,王惠惠.
北虫草子实体核酸的提取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12,28(10):1366-1368.
10
陈静,许梦怡,刘慧谋,王彦红,展天松,姜文欣.
引起一鸡场多次爆发禽霍乱的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试验[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6):177-179.
被引量:2
食用菌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