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优质弱筋小麦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了实现优质弱筋小麦品种产量、品质同步优化,制定了包括品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综合优化组装配套优质高效栽培管理技术规程。
作者
苏国修
牛欢
许向阳
机构地区
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1期105-105,121,共2页
关键词
优质弱筋
小麦
高效栽培
技术规程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苏国修(1963-),男,本科,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作物育种、栽培及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工作。电话:13639809568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吴九林,彭长青,林昌明.
播期和密度对弱筋小麦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5,33(3):36-38.
被引量:51
2
周振元,焦维成,杨卫建,朱晓燕,王建如,刘国华.
不同密度对弱筋小麦“宁麦9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2005(3):57-58.
被引量:4
3
季书勤,王绍中,杨胜利.专用优质小麦与栽培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4
王新华,房金铖,张瑞芹,方国斌.
优质弱筋小麦不同施氮水平栽培试验研究[J]
.上海农业科技,2006(3):56-57.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6
1
王龙俊,陈荣振,朱新开,杨力,姜东,陈维新,李旭.
江苏省小麦品质区划研究初报[J]
.江苏农业科学,2002,30(2):15-18.
被引量:60
2
刘文江,李浩杰,汪旭东,周开达.
用AMMI模型分析杂交水稻基本性状的稳定性[J]
.作物学报,2002,28(4):569-573.
被引量:79
3
范金萍,张伯桥,吕国锋,高德荣,吴立松,陆成彬,吴宏亚,张勇,程顺和.
播期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及面团粉质参数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03,31(2):10-12.
被引量:36
4
汪建来,孔令聪,汪芝寿,曹承富,甘斌杰,王瑞,赵斌,赵竹.
播期播量对皖麦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949-950.
被引量:32
5
陈启平,王受荣,朱傅祥,吴建中,何小红.
播期对宁麦9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04,32(2):14-16.
被引量:4
6
王东,于振文,贾效成.
播期对优质强筋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04,36(2):25-26.
被引量:58
共引文献
56
1
王春平,张伟,赵惠燕,陈堑,罗坤.
不同种植密度下小麦主要性状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灰色评判[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3):435-438.
被引量:3
2
骆叶青,周美兰,胡文彬,罗丕.
播种期对小麦影响的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8,22(S1):420-423.
被引量:4
3
郭伟,于立河,薛盈文,孙海燕.
播种期对强筋小麦生长的影响[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6,18(3):21-24.
被引量:12
4
申玉香,郭文善,周影,朱新开,封超年,彭永欣,封功能.
氮素和基本苗对宁盐一号小麦籽粒产量、群体质量与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7,27(1):134-137.
被引量:12
5
陈庭木,秦德荣,徐大勇,方兆伟,樊继伟,钟环,卢百关.
氮肥运筹对皖麦48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影响[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7,24(1):37-39.
6
雷钧杰,宋敏.
播种期与播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新疆农业科学,2007,44(B11):138-141.
被引量:36
7
裘敏,魏亦勤,张双喜,李红霞,刘旺清.
密度对面条专用型小麦品种宁春35号的产量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84-11784.
被引量:1
8
刘万代,杜沛鑫,尹钧,陈现勇.
种植密度对超高产小麦豫麦49-198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15402-15404.
被引量:12
9
张定一,张永清,闫翠萍,裴雪霞.
基因型、播期和密度对不同成穗型小麦籽粒产量和灌浆特性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9,15(1):28-34.
被引量:63
10
张春丽,周苏玫,尹钧,何丽,张甲元.
不同筋型小麦品种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积累及播期调控效应[J]
.河南科学,2009,27(7):824-827.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4
1
周振元,焦维成,高余德,秦梅,陈学荣.
加快推广弱筋小麦,培育特色主导产业[J]
.上海农业科技,2004(5):12-12.
被引量:1
2
王龙俊,陈维新,唐明臻.
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的应用研究Ⅱ.小麦高产群体质量的调控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1996,24(2):12-15.
被引量:10
3
张青,章玉琴,梅从友,王义芳,吴宝龙,王明霞,颜皆曙,梅桂芳,张仁志,丁波.
稻麦连作高产示范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7(4):81-81.
被引量:5
4
杨胜利,等.豫北高产灌区强筋小麦品种产量及品质对比试验[J].华北农学报,2002:17.
5
杨胜利,等.豫北高产灌区强筋小麦品种产量及品质对比试验[J].华北农学报,2002,17.
6
王伟莉.新乡市种子管理站2014年大事记[Z].2014,12.
7
朱训泳.
南京市六合区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
.北方水稻,2009,39(5):72-76.
被引量:20
8
曹蓉,池巧燕,许学强,朱训永,马云月.
南粳44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61-62.
被引量:5
9
张英海,宋文娟.
新春30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新疆农业科技,2011(1):17-18.
被引量:3
10
普泮友.
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1(8):8-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8
1
王伟莉,杨玉东.
新乡强筋小麦特征特性及其应用[J]
.农业科技通讯,2013(6):218-220.
被引量:3
2
朱素梅,张红,岳利霞.
新乡市优势种子基地建设现状与建议[J]
.农业科技通讯,2014(4):39-42.
被引量:1
3
许惠.
邳州市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调控途径[J]
.农业科技通讯,2015(6):220-222.
4
许惠.
邳州市稻麦轮作周年高产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1):49-50.
5
袁全意,王伟莉.
新乡市小麦种子基地建设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J]
.农业科技通讯,2016(3):11-13.
被引量:2
6
何晓艳.
阜阳市优质小麦生产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8(18):36-36.
被引量:1
7
周涛.
豫南地区弱筋小麦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J]
.农业工程技术,2021,41(20):70-70.
8
余晖.
浅析弱筋小麦的培育技术与推广[J]
.中国农业信息,2016,28(2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
1
付彬.
冬小麦立体匀播氮肥后移节水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9,0(14):27-28.
被引量:2
2
秦贵周.
新乡市优质小麦发展实施方案[J]
.种业导刊,2021(2):34-36.
被引量:1
3
秦贵周,苏婧,马艳玲.
新乡市优质小麦品种利用布局及种子基地建设意见[J]
.种业导刊,2021(4):14-16.
被引量:1
4
楚振嵩,张艳敏.
新乡市优质麦生产配套技术推广意见[J]
.种业导刊,2021(5):10-12.
5
毛瑞玲.
沿淮稻茬小麦耐湿抗病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2022,68(7):92-95.
被引量:1
6
朱素梅,刘静,李宏壮,牛牧原,乔占新.
河南省新乡市大豆品种利用现状及建议[J]
.中国种业,2022(8):53-55.
7
刘冬云,郭小玲,陈同,王伟莉,齐冰玉,刘玉熙.
做大做强新乡种业,助力“中原农谷”建设[J]
.农业科技通讯,2023(2):11-12.
被引量:2
1
孙永泰.
提高母兔受胎产仔率的措施[J]
.农村养殖技术,2013(9):41-41.
2
丁述红.
怎样让母兔多怀多产多活[J]
.四川农业科技,2008(10):43-43.
3
李桂云,林昌明,唐进,吴中华,冯成玉.
弱筋小麦引种比较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5(11):53-54.
被引量:2
4
薛志成.
怎样让母兔多怀多产仔[J]
.农村科学实验,2014,0(5):27-27.
5
杨胜鹏,陈宏,戚士章,夏元兵,杨艳.
优质弱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农村新技术,2008(19):5-6.
6
张华书.
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5号特征特性及调优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8(6):104-105.
被引量:1
7
张彩琴,寇艳玲,任永伟.
枣树优质丰产综合管理技术[J]
.陕西林业科技,2009,33(3):143-145.
被引量:1
8
轩维艳,苏浴源.
全过渡型日光温室建造技术[J]
.河北农业科技,2007(10):52-52.
9
张子学,马坤,刘文明,宗生虎.
番茄产量结构优化研究[J]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14(4):1-4.
10
郑麦004成黄淮麦区弱筋小麦主品种[J]
.农家致富,2009(3):19-19.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