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晚清以来百年是船山思想沉寂一百七十年之后的重新现世的历史。以曾国藩、曾国荃兄弟重刻《船山遗书》为标志,对于船山思想的研究与定位就一直是之后百年学界的重要论题之一。而学界对船山之学的看法也经历了曾氏兄弟的正统理学、谭嗣同的维新变法、章太炎的排满革命、以及梁启超、胡适、侯外庐等人以"西学格船山"的曲折历程。最后以熊十力在20世纪40年代对船山复归于传统的"骨子里仍是宋学精神"的思想史判定画上句号。这一时期的船山研究,对于一九四九年之后大陆与港台的船山研究不同思想进路,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出处
《船山学刊》
2012年第4期44-51,共8页
Chuanshan Journal
作者简介
陈焱(1984-),男,浙江镇海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