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食用菌多糖综述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食用菌多糖理化性质、生物活性特点、目前的各种提取工艺方法比较,以及食用菌多糖的开发应用和展望。
作者
叶忠春
梁智
机构地区
广西轻工业科学技术研究院
出处
《轻工科技》
2012年第10期16-18,共3页
Light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食用菌
食用菌多糖
多糖提取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作者简介
叶忠春(1985-),男,助理工程师,从事农产品加工的研究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5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58
同被引文献
8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3
参考文献
10
1
李书倩,辛广,刘长江.
超声波技术在白灵菇多糖提取工艺中的应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11):29-32.
被引量:4
2
张素霞.
超临界CO_2萃取脱酯技术在香菇多糖提取中的应用[J]
.食用菌,2009,31(3):71-73.
被引量:12
3
邹东恢,梁敏,杨勇,王文侠.
香菇多糖复合酶法提取及其脱色工艺优化[J]
.农业机械学报,2009,40(3):135-138.
被引量:34
4
杨祖金,江燕斌,葛发欢,周锦珂,余少冲,袁雨婕.
超滤膜技术分离灵芝多糖的研究[J]
.中药材,2009,32(1):126-129.
被引量:31
5
梅秀明,潘道东.
乳酸菌发酵液中胞外多糖的超滤浓缩技术研究[J]
.食品科学,2008,29(12):413-416.
被引量:7
6
钟耀广,林楠,王淑琴,刘长江.
香菇多糖的抗氧化性能与抑菌作用研究[J]
.食品科技,2007,32(7):141-144.
被引量:80
7
姜华,蔡德华,张华卫.
真姬菇子实体粗多糖提取条件试验[J]
.食用菌,2007,29(3):55-56.
被引量:6
8
迟桂荣,徐琳,吴继卫,邢建欣.
杏鲍菇多糖的抗病毒、抗肿瘤研究[J]
.莱阳农学院学报,2006,23(3):174-176.
被引量:54
9
马淑凤,王利强,胡志超,刘长江.
酶法提取白灵菇深层发酵菌丝体多糖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9):198-201.
被引量:34
10
张珏,章克昌.
灵芝菌丝体多糖的超滤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
.化学世界,2006,47(1):33-35.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65
1
于淑娟,高大维,李国基.
超声波酶法提取灵芝多糖的机理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6(2):123-127.
被引量:72
2
念保义,王铮敏,黄河宁.
超声提取、超滤分离香菇多糖工艺的研究[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4,21(4):16-18.
被引量:30
3
樊黎生,张声华,夏服宝.
黑木耳粗多糖(CAAP)的分离提取工艺及其理化性能研究[J]
.食品科学,2004,25(8):100-103.
被引量:10
4
罗祖友,严奉伟,薛照辉,吴谋成.
藤茶多糖的抗氧化作用研究[J]
.食品科学,2004,25(11):291-295.
被引量:57
5
王忠民,王跃进,周鹏.
葡萄多糖抑菌特性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1):77-79.
被引量:47
6
王润玲,应荣多.
人工栽培赤芝的总多糖含量测定[J]
.天津药学,1994,6(1):48-50.
被引量:7
7
周静.
近年来国内植物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中草药,1994,25(1):40-44.
被引量:50
8
张艳荣,马福敏,王大为.
超临界CO_2萃取玉米皮纤维脂类物质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5,26(6):149-151.
被引量:20
9
陈哲超,林宇野,谢必峰,林跃鑫,陈松生,吴松刚.
复合酶解法提取香菇多糖蛋白的研究[J]
.生物工程进展,1995,15(1):47-50.
被引量:54
10
张海容,韩伟珍.
微波法与传统热水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比较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5):68-71.
被引量:40
共引文献
258
1
应一帆.
白灵菇运动饮料对运动性疲劳的缓解机制[J]
.中国食用菌,2019,0(12):34-36.
被引量:4
2
白凤霞,王飞.
螺旋藻直线型突变株(Sp-Dz)藻蓝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的研究[J]
.现代化工,2008,28(S2):285-288.
被引量:2
3
何新益,符绳慧,王磊.
水溶性蜂胶的酶解制备工艺优化[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2):280-284.
被引量:6
4
孙设宗,唐微,张红梅,官守涛.
香菇多糖对CCl_4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1,30(4):374-376.
被引量:7
5
肖智杰,王进军,连宾.
灵芝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现状[J]
.食品科学,2006,27(12):837-842.
被引量:39
6
迟桂荣.
杏鲍菇多糖对鸡群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36-4536.
被引量:18
7
钟耀广,刘长江,林楠,王淑琴.
食用菌活性成分研究现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10):170-172.
被引量:10
8
臧晋,肖连冬,黄开勋.
玉米水解糖液体培养灵芝发酵条件的优化[J]
.生物技术,2007,17(5):71-74.
被引量:2
9
李顺峰,刘兴华,张丽华,付娟妮.
真姬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J]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2):281-284.
被引量:44
10
蔡邦肖,高玉琼.
膜集成工艺浓缩灵芝水提液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1):129-132.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86
1
梁金孟,张焱超.
香菇多糖食品改善运动员肠道功能的作用探索[J]
.中国食用菌,2019,38(12):30-33.
被引量:7
2
郭勇,周洁,谭伟,贾定红.
我国姬菇研究现状[J]
.中国食用菌,2009,28(6):12-13.
被引量:10
3
张静丽,王宏勋,张雯,张晓昱.
灵芝、枸杞多糖复合抗氧化作用[J]
.食品与机械,2004,20(6):11-12.
被引量:61
4
唐利波,龙尧,何松美.
联苯双酯临床应用的再评价[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06,9(3):185-188.
被引量:14
5
石太渊,孙大为,张锐,张华,姜福林.
玉米黑粉菌的加工利用分析[J]
.农产品加工(下),2006(9):28-30.
被引量:11
6
马寿福,军花,刁治民,吴保锋.
食用菌菌糠营养价值及利用途径的研究[J]
.青海草业,2006,15(3):36-40.
被引量:46
7
燕航,钟耀广.
影响香菇多糖提取的因素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6,22(2):179-180.
被引量:23
8
王立波.
食用菌多糖的特性及其提取工艺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6,17(6):68-71.
被引量:17
9
臧玉红,牛桂玲,李丽娟,贾景建.
滑子菇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06,31(11):115-118.
被引量:16
10
陈利军,史洪中,陈月华,尹健.
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病原真菌[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695-697.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7
1
王美菊,陆文娟,喻晨,陶明煊.
不同提取方法对姬菇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9(4):65-70.
被引量:7
2
庄海宁,高林林,冯涛,邴芳玲,桑敏,杨焱,张劲松.
猴头菇/香菇β-葡聚糖对面包品质和淀粉消化性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2017,38(4):152-157.
被引量:16
3
朱振元,韩丹.
滑子菇多糖提取工艺优化[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39(4):68-72.
被引量:7
4
姜明,候安妮,毕铭钰.
平菇菌糠中多糖提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24):194-196.
被引量:2
5
张永红,张杰,张桥,荣林,孙永全,吕文旭,柏瑞彤.
玉米黑粉菌多糖的提取及其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20,15(1):50-53.
被引量:4
6
郭霄飞,李艳婷,王志伟,张程,郭尚.
雁北嗜蓝孢孔菌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J]
.山西农业科学,2020,48(12):1950-1954.
被引量:4
7
胡栋宝,王艳,杨猛,李琛.
云南老人头菌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22,47(6):78-8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3
1
陈岑,杨雯,蔡国子,谈静,罗奎莉,马兴艳.
芡实粉对面包品质及淀粉消化性的影响[J]
.食品科技,2018,43(12):179-185.
被引量:10
2
刘志昌,王海波,洪滨,李智博,赵前程,李莹.
海洋贝类多糖的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11):4231-4238.
被引量:7
3
金毅明,李平利,赵雅萍,张舒,王凤山.
β-葡聚糖研究进展及其在健康产业中的开发潜能[J]
.食品与药品,2018,20(5):377-381.
被引量:6
4
马风伟,李莹,潘成,曹森,张光文,王瑞,杨兴成,邓青芳.
不同采收期乌天麻中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39(22):47-51.
被引量:24
5
冯源.
猴头菇的营养价值及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现代农村科技,2019(4):105-106.
被引量:5
6
张三丰,王一非,冯涛,庄海宁,宋诗清,姚凌云,孙敏,徐志民.
猴头菇β-葡聚糖的结构表征及其稀溶液性质[J]
.食品科学,2019,40(12):85-91.
被引量:3
7
李思维,赖凤羲,王光强,艾连中,张汇.
达瓦树胶的提取制备和分离纯化[J]
.食品与发酵科技,2019,55(4):52-58.
被引量:1
8
王宝贝,邱颖辉,陈玟璇,戴紫薇.
小球藻对青稞面包品质的影响及其抗氧化特性[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45(23):157-162.
被引量:16
9
王宝贝,戴紫薇,刘璐璐,陈玟璇.
雨生红球藻对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J]
.食品与机械,2020,36(1):192-197.
被引量:4
10
巫永华,陆文静,刘梦虎,张建萍,陈安徽,邵颖,王长凯,刘恩岐.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提取牛蒡多糖及抗氧化分析[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46(5):215-223.
被引量:29
1
张翠霞,陈丽媛,冯华.
食用菌多糖研究开发现状与展望[J]
.微生物学杂志,2007,27(6):104-106.
被引量:3
2
邸瑞芳.
如何获取食用菌多糖[J]
.农村实用科技,2005(7):20-20.
3
邓衍领.
珍稀食用菌—杏鲍菇[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3(7):37-38.
4
孙靖轩,王延锋,王金贺,史磊,刘姿彤,潘春磊.
食用菌多糖提取技术研究概况[J]
.中国食用菌,2012,31(3):6-9.
被引量:28
5
王雪冰,赵天瑞,樊建.
食用菌多糖提取技术研究概况[J]
.中国食用菌,2010,29(2):3-6.
被引量:47
6
常华,杨志远,段纲,代飞燕,项勋.
禽类M_x基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家禽,2015,37(18):41-44.
被引量:2
7
朱仕铭.
多种维生素饲料添加剂的制备应用和展望[J]
.兽药饲料添加剂,1996,0(5):16-17.
8
朱仕铭.
多种维生素饲料添加剂的制备应用和展望[J]
.兽药饲料添加剂,1996(6):18-20.
9
金勇,汉丽梅,吴洪涛.
浅谈食用菌多糖的作用[J]
.现代畜牧兽医,2009(6):72-73.
被引量:3
10
刘浪浪,刘伦,刘军海.
食用菌多糖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J]
.化工科技市场,2009,32(7):37-40.
被引量:12
轻工科技
2012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