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公元5世纪,中国的儒学就传到了日本。奈良时代(710年~794年),儒家的影响在日本越来越深化,日本把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用"忠"来代替。在奈良、平安时代的几百年间,儒学在日本古代教育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儒学成为日本青年的知识教养和身份地位的重要来源。江户时代,儒学被推为官学,成为了官方意识形态。儒教的主题不但与近世日本社会的演进息息相关,直到明治维新前后,它更影响到日本的近代化。当代日本,作为意识形态体系的儒学已不复存在,但也有许多日本人在研究儒学,并且儒学的一部分价值观、伦理观,已积淀为日本人的道德规范和民族心理。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0-213,共4页
                    
                
                    Academic Forum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日本重要哲学家著作编译和研究"(12BZX033)
                    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儒学经典中的道德思想研究"(12524045)
            
    
    
    
                作者简介
史少博,哈尔滨工程大学思政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哈尔滨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