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机构照料孤残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初探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孤残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亲子关系断裂、家庭组织缺乏,在他们进入福利机构后,虽然能得到精心的照料和养育,但不能弥补父母缺失对其造成的影响。在福利机构集中养育的环境中,他们更易出现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
作者
程家富
郑会芳
机构地区
上海市儿童临时看护中心
出处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18期2279-2280,共2页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关键词
孤残儿童
心理行为问题
分类号
R395.1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曾凡林.
孤残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及干预对策[J]
.社会福利(实务版),2009(10):23-24.
被引量:2
2
林菁.
皮亚杰的儿童“自我中心”理论述评[J]
.学前教育研究,2001(1):23-25.
被引量:30
3
昝飞,曾凡林.
孤残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心理行为问题与寄养[J]
.中国特殊教育,2001(2):45-48.
被引量:19
4
范篆玲,陈瑛.
养育模式与孤残儿童的心理发展[J]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1366-1367.
被引量:6
5
昝飞.
从积极行为支持的角度谈孤残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策略[J]
.社会福利(实务版),2009(5):30-31.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张光,林菁.
大班幼儿在游戏中运用语言能力的初步研究[J]
.心理科学通讯,1989,12(3):44-46.
被引量:3
2
[5]Cirirelli V. G. ( 1996). Emotion and Cognition in Attachment. In: Magai C. & Mcfadden S. H.:Handbook of Emotion, Adult, Development, Aand Aging. Academic Press, P119 - 131.
3
让·皮亚杰著,傅统先译.儿童的语言和思维,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306、309、297—298、39、308—309页
4
让·皮亚杰著,傅统先译.儿童的心理发展·心理学研究文选,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104.37页
5
让·皮亚杰,B·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3页.
共引文献
57
1
段菁华,刘凌.
儿童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启示[J]
.教育观察,2021,10(4):13-15.
2
张莹,陈虹霖.
机构管理视角下在院孤残儿童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研究——以W市儿童福利院为例[J]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2020(1):1-21.
3
昝飞,刘春玲,陈建军.
随班就读学生与正常学生心理行为问题比较[J]
.中国特殊教育,2002(3):29-32.
被引量:21
4
黄一莉.
美术教育在特殊儿童发展中的治疗作用[J]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2,0(1):43-46.
被引量:6
5
耿丽萍.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中心倾向[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3S):75-76.
被引量:12
6
曾凡林.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制定的基础[J]
.社会福利(实务版),2002(7):28-32.
被引量:3
7
邵朝竹.
家庭寄养对孤残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作用[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1):83-84.
被引量:5
8
吴鲁平,韩小雷,刘文斌.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效果的实证研究——对北京大兴区礼贤镇的调查分析[J]
.青年研究,2005(6):31-40.
被引量:20
9
李星瑶.
儿童家庭寄养安置中断的避免——从三类角色及社会支持系统角度分析[J]
.理论界,2006(12):122-123.
被引量:2
10
杨慧慧,石向实,郑莉君.
皮亚杰儿童认识发展理论述评[J]
.前沿,2007(6):55-57.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10
1
姚应水,金岳龙,施六霞.
城市社区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的现况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471-4472.
被引量:20
2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48.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0ral health surveys:basic method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7: 10-51.
4
Fejerskov O, Kidd E. Dental caries: the disease and its clinical management. 2008 UK: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5
魏红,常燕,丛晓娜,唐万琴.
聋哑高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0,20(11):648-650.
被引量:9
6
公文,李刚,郭静,孙轶群,管力,刘思麟,郝媛媛,李焕云,李珣,王鸿应.
陕西省一年级小学生口腔健康状况和行为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104-106.
被引量:9
7
蒋贤军,胡德渝,肖强,涂蕊,董滢.
成都市部分6~12岁孤残儿童患龋状况及防治探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40(2):152-155.
被引量:10
8
李斌.
某地区7岁前学龄儿童龋齿患病率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785-1786.
被引量:13
9
涂斌,季珮,郝政号,陆燕英,朱伟红.
浦东新区学龄前儿童口腔预防服务需求状况调查[J]
.实用预防医学,2014,21(1):80-82.
被引量:8
10
李骏,李劲松,高建民.
西安市7~9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窝沟封闭情况[J]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3):438-441.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1
1
李珏丹,高丽萍,赵小朦,梁爽,李刚,阮建平.
西安市178名4~15岁特殊学校残障儿童患龋状况调查分析[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5,29(3):169-17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楚茜,段春红,武炜.
太原市413名残障青少年龋病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1):1268-1270.
被引量:2
1
金玉玲,李海鹰,张健娜,杨慕兰.
学习困难儿童的家庭环境和心理卫生问题初探[J]
.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4,2(4):283-284.
被引量:6
2
詹皓.
衰老过程中的信息问题初探[J]
.医学与哲学,1989,10(10):21-23.
3
范篆玲,陈瑛.
养育模式与孤残儿童的心理发展[J]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1366-1367.
被引量:6
4
杨晓军,丁洁琼,肖向红.
寄养孤残儿童的依恋与心理健康发展[J]
.家庭心理医生,2015,11(6):569-570.
5
金云霞,曹连元.
93名孤残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测验结果分析[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4,3(1):24-26.
被引量:3
6
牛万仁.
孤残儿童118名心理测验结果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1996,11(3):143-144.
7
冯霞,胡蓉,王荣容.
福利院孤残儿童自我意识的分析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6):752-752.
被引量:2
8
徐增年,李兴琴.
实验动物科学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初探[J]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98,15(2):53-56.
被引量:2
9
平延勋.
高职学生人际关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初探[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2):63-65.
被引量:3
10
刘庆安,郝瑞生,樊斐.
临床科技成果署名问题初探[J]
.解放军医学情报,1995,9(A01):29-30.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