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外城市规划》
2000年第3期1-1,共1页
Urban Planning Overseas
同被引文献128
-
1陈瑶,陈湘满.房价、房价收入比对中国城镇化的影响与空间效应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21(4):57-65. 被引量:17
-
2王大悟.关于旅游规划若干认识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1,16(5):45-48. 被引量:26
-
3吴承照.从感性规划向数字规划进军[J].旅游学刊,2001,16(6):57-60. 被引量:16
-
4彭华.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动力模型探析[J].旅游学刊,1999,14(6):39-44. 被引量:165
-
5吴必虎.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J].旅游学刊,1998,13(1):20-24. 被引量:246
-
6沈杰飞,吴志宏.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旅游经济学科[J].社会科学,1980(6):57-59. 被引量:4
-
7王君健,武岫岚.对发展黑龙江省旅游事业的初步探讨[J].学习与探索,1980(6):44-46. 被引量:1
-
8王兴中.中国现代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发展与展望[J].人文地理,1996,11(S1):72-79. 被引量:12
-
9张京祥.城市规划的基础理论研究[J].人文地理,1995,10(1):33-35. 被引量:9
-
10刘伟强.区域旅游规划的组织程序[J].旅游学刊,1993,8(2):38-4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11
-
1李军,冼凡几,何莽.中国康养旅游发展潜力的时空演化格局及空间效应分析[J].华南地理学报,2023(1):78-91. 被引量:1
-
2刘锋.新时期中国旅游规划创新[J].旅游学刊,2001,16(5):49-54. 被引量:26
-
3杨瑞霞.我国县域旅游的规划与发展分析[J].商业经济,2004(12):109-111. 被引量:5
-
4邓运员,刘沛林.GIS与RS技术在区域旅游规划制图中的应用——以衡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5(3):89-93. 被引量:9
-
5綦恩周,杜明旭.以哲学的目光关注旅游业[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4,21(5):99-101.
-
6钟韵,彭华.旅游研究中的系统思维方法:概念与应用[J].旅游学刊,2001,16(3):48-53. 被引量:20
-
7刘宏盈,程道品,伍进.资江景区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方法探析[J].林业调查规划,2005,30(3):68-71. 被引量:1
-
8刘中艳,王捷二.旅游规划综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9(1):131-134. 被引量:13
-
9邹统钎,万志勇.中国旅游规划思想的演变(上)——中国旅游规划30年回顾与反思[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1(5):1-7. 被引量:7
-
10陈丽军,张准,王雷,张宇.创新我国旅游规划[J].中国科技纵横,2010(10):165-166.
二级引证文献88
-
1徐昔保,张建明,李景宜.潜在游客出游意愿调查法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甘肃黄河石林景区旅游规划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3):220-222. 被引量:1
-
2郭伟,窦小勇,袁旭梅.基于小波网络的旅游地复合系统协调开发评价与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6):67-71.
-
3陈颖.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为何被夸大——对旅游资源评价误区的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18(6):38-41. 被引量:1
-
4铁玲,杨燕琼,王月华.生态旅游中3S技术的应用现状[J].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225-227. 被引量:6
-
5陈国生.我国旅游规划方法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对策[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0(4):91-93. 被引量:3
-
6殷耀如,谢晓燕,黄丽萍.景、婺、黄旅游区域合作优势及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06(5):202-203. 被引量:2
-
7龚伟.国内城市旅游驱动机制研究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3):375-379. 被引量:11
-
8吴殿廷,王欣,吴巧新,吴铮争,刘睿文.旅游规划中的若干问题[J].旅游科学,2006,20(4):65-69. 被引量:7
-
9梁雪嘉.试论“自驾游”与风景旅游地生命力的提升[J].科技资讯,2006,4(30):228-229. 被引量:5
-
10张洁,张晶.RS和GIS在旅游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应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6):99-103. 被引量:4
-
1李森.甘南州旅游业发展调查与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5(3).
-
2邹仁贵.“创意旅游”时代的旅游规划体系创新思考[J].青年时代,2016,0(9):83-83.
-
3佟静,周思芬.旅游企业核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16-120. 被引量:3
-
4王春红,郝彦革.基于“三农”问题的河北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大众商务,2010(8):11-11.
-
5张峰,马育倩,郭宏杰.秦皇岛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01Z):214-215. 被引量:3
-
6张淑颖.乡村旅游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J].经营管理者,2009(21):185-185.
-
7韩娜,吴静.乡村旅游促进新店村生态村的建设[J].科技资讯,2007,5(29):217-218.
-
8文军,唐代剑.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2003(10):30-34. 被引量:85
-
9孙建竹.简析唐山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J].时代金融,2008,0(2):87-88. 被引量:1
-
10王丽娟.论旅游业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22(S2):5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