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排球普修课常见运动创伤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高校排球普修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在进行动作技能学习的练习时,往往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发生一些实际上可以避免的运动创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避免这些运动创伤的出现。
作者
王宣
机构地区
北京体育大学
出处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2年第9期149-149,共1页
Popular Science
关键词
高校排球
排球普修课
运动创伤预防
分类号
G84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崔安福,王建伟.
排球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及防治措施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1):162-163.
被引量:20
2
王彪.
运动创伤的主要原因及预防[J]
.高等建筑教育,1990,26(2):64-65.
被引量:1
3
赵克锋,王新年.
高校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调查及主要损伤部位的原因分析[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2):166-168.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向练.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产生机理及预防措施[J]
.考试周刊,2007(7):100-101.
被引量:5
2
蒋自俭.
试析高校排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1):107-109.
被引量:16
3
王太林.
高校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1(3):54-55.
被引量:4
4
李红琴.
踝关节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J]
.内江科技,2006,27(4):70-70.
被引量:6
5
陈文远,王葵.
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181-185.
被引量:9
6
吴满彩,张同宽.
大学生预防运动损伤自我意识的调查研究与对策[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3(3):106-109.
被引量:3
7
周伟峰.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分析与预防[J]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83-84.
被引量:4
8
党利龙.
男子排球运动员伤病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22(4):85-88.
被引量:6
9
葛卫忠,葛超.
排球运动中手指挫伤原因及预防对策[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2(2):124-126.
被引量:2
10
马进荣,宫士君.
对我国高校女子软式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2):74-76.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3
1
杨帆,包信通,商敬超.
山东省排球运动损伤调查及其预防[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6):144-145.
被引量:1
2
张艺馨.
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成因与预防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12):95-96.
被引量:3
3
师耀武.
排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与预防[J]
.运动,2013(10):105-106.
被引量:1
4
李峻,曾贵刚,张申,彭海东,孙华,谢施海,曹书立,林晖明.
上海男子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J]
.体育科研,2009,30(4):69-71.
被引量:11
5
刘晓栋,杨记柏.
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点、原因与预防[J]
.北方文学(下),2011(4):159-160.
被引量:10
6
林宏.
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相关因素分析[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7(4):91-93.
被引量:4
7
程慧美.
高校排球运动中运动员损伤的综合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2,2(10):11-12.
8
张国胜.
郑州市大学生排球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调查研究[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8(4):41-42.
被引量:1
9
林杉,张振东.
常见体育运动损伤原因分析及预防应急处理[J]
.河南医学研究,2013,22(3):476-478.
被引量:10
10
林宇峰,李海伟,赵铠泽.
不同着地技巧对膝关节负荷及其位置影响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1):74-78.
被引量:6
1
赵刚.
户外运动创伤的预防[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4):68-69.
被引量:4
2
申萍.
体育教学训练中运动创伤预防的探讨[J]
.沈阳大学学报,2002,14(3):78-79.
被引量:1
3
罗陵,谢勇,吕钟疏,陈文斌,刘长江,魏东凌,郑书敏.
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与运动创伤相关因素的探讨[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5):88-91.
被引量:14
4
B.索洛蒙科,翁仁良.
现代足球创伤的预防[J]
.体育与科学,1985,6(5):43-44.
5
张乃正.
论反馈原理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0(7):61-61.
6
邵伟德,许益芳.
完整法及分解法使用的有效性与例析[J]
.中国学校体育,2011,30(7):49-51.
7
徐建新.
对构建服务型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
.新课程学习,2009,0(11):114-114.
8
严锋.
排球自垫球的“抛——垫——接”教法[J]
.体育师友,2009,32(5):26-27.
被引量:1
9
董振义.
体育口令的分类与运用[J]
.中国学校体育,2008,27(2):46-47.
被引量:1
10
刘湖生.
谈在体育教学中的动作示范[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2):132-133.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2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