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美高等教育间的差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伴随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美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以美国雪城大学的教育体制为基础,分别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入手,对比分析了中美高等教育间的差异,并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
孟猛
机构地区
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时代经贸》
2012年第16期37-37,共1页
TIMES OF ECONOMY & TRADE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差异
改革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作者简介
孟猛(1975~),女,河北保定人,博士,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1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杨弘平,栾好利,李卓玲.
中美高等教育的比较和启示[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435-437.
被引量:3
2
梁金兰,郭双宙.
中美高等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比较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11(11):90-93.
被引量:8
3
胡振东.
中美两国教育差异初探[J]
.中国农业教育,2003,4(2):44-45.
被引量:9
4
别敦荣.
美国大学教育观察[J]
.中国大学教学,2002(12):41-45.
被引量:65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钟洁.
中美大学之比较[J]
.文教资料,2007(19):187-189.
被引量:3
2
邱志珊.
从中美高等教育比较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5,21(z1):16-18.
被引量:1
3
王伟,余际从.
在中美比较中审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
.中国地质教育,2005,14(3):128-131.
被引量:25
4
杨思帆.
当今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的六大特征[J]
.教育与考试,2008(2):32-35.
被引量:4
5
张文英.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与启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3):155-157.
被引量:24
6
张大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J]
.教育评论,2007(2):49-51.
被引量:22
7
于守海,李漫红.
美国社区学院董事会的权力均衡及其启示[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125-127.
被引量:2
8
刘显翠.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的差异比较.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4):72-73.
9
[17]高子阳.教师培训:推进新课程的关键[N].中国教师报,2004-01-08.
10
郑鸣.
论美国本科教育及其人才培养的特点[J]
.商业时代,2007(24):70-71.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81
1
谢更新,柴文学.
深化“两课”教学改革管窥[J]
.中国电力教育,2007(z1):443-444.
2
叶晓玲.
美国大学教育的思考与借鉴[J]
.中国成人教育,2007(7):121-122.
被引量:5
3
孟凡.
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及其构建[J]
.大学(学术版),2009(2):84-89.
被引量:9
4
钟洁.
中美大学之比较[J]
.文教资料,2007(19):187-189.
被引量:3
5
邱志珊.
从中美高等教育比较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5,21(z1):16-18.
被引量:1
6
陈丽.
关于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考试周刊,2007(2):78-79.
被引量:6
7
余亮,柏宣宇.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5):36-38.
被引量:2
8
孟少英,孙诚,赵瑞华.
本科生导师制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
.理工高教研究,2004,23(3):80-81.
被引量:23
9
侯蓉.
中美高校课堂教学方法比较[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4(4):52-53.
被引量:5
10
黄丽萍,何谦.
对西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和发展状况的研究及启示[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154-15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
1
李家杰.
杨振宁教授比较中美教育[J]
.山东教育,2004(28):60-60.
被引量:1
2
中美教育的差异[EB/OL].http://wenku.bmdu.com/link?ud=7 frnZXUKtQ4 H23 fEfqQXvG3 rjAnlqDWNxZ1 f_JeZzoW9 MdCgmZtxMM fuOQwBVo9iexyf6OKusp7 A8 y3 KQBYywjDYKt6Tqe6IthQqOjbPe85 K.
3
新华网.旅美博士赵勇谈中美教育比较[EB/OL].http://www.xinhuanet.com/zhibo/fangtan/20040116/zaixian.htm.
引证文献
1
1
郝燕萍.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浅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6):118-11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李佳楠,周丹.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浅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20(29):108-110.
被引量:1
2
侯宪章.
中美高等教育差异对比[J]
.智富时代,2016,0(7X):190-191.
1
姚刚.
试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1(4):3-4.
被引量:1
2
黄晶晶.
从民国初期高等教育改革看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
.文学与艺术,2010(4):217-218.
3
牛志民.
加入WTO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16(z1):102-104.
被引量:2
4
刘勇,肖莉.
创新创业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及发展[J]
.科教导刊,2013(20):6-7.
被引量:2
5
侯娟娟,杜习震.
浅谈慕课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影响[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2(5).
6
刘景.
西方博雅教育浅析[J]
.考试周刊,2010(42):24-25.
被引量:1
7
韩丽梅,李芳.
加入WTO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对策[J]
.辽宁教育研究,2003(12):90-91.
8
潘懋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J]
.东南学术,1998(3):4-5.
被引量:1
9
苏枫.
熊丙奇:中国需要真正的大学[J]
.小康,2011(9):61-62.
10
鸽子.
大学里的“特困生”[J]
.社会,1995,15(1):12-13.
时代经贸
2012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