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宋马和之的《诗经图》是现存最早的《诗经》与《诗序》图像。作者成功地将《诗经》的本质从先秦诗歌的"人情"与汉儒解经所强调的"美刺",转化为宋儒之"天理"。首先,画面以特定构图方式营造出天地寥廓之感,并配以抽象的人物,揭示出"理"的普遍与超越。其人物形态静穆、恭敬,更与程朱理学所提倡的"居静持敬"的人生态度不谋而合。而画面中秩序、抽象和庄静等造型特征,被诉诸飘逸飞动的水墨语言——"蚂蟥描"。其动与静的变奏,直观呈现出经验世界的转瞬即逝和天理之万古不易。在《诗经图》中,人对于世界具有超验倾向的体察、思虑、讲论等场景反复出现,又与宋理学格物致知的知识获得途径相契合。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4-120,共7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比较艺术视野中的宋乐
诗
画关系研究"(批准号:10BA00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