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文字敲钟的人——李佩甫访谈录
被引量: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中国的文学版图上,河南作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而在河南作家这个群落中,李佩甫是地域特征最鲜明的一位。几十年来,他写了大量表现中原人生存状态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中原三部曲——《羊的门》、《城的灯》、《生命册》。
作者
孔会侠
机构地区
郑州师范学院
出处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2年第8期69-73,共5页
Criticism and Creation
关键词
李佩甫
访谈录
文字
河南作家
《羊的门》
《城的灯》
地域特征
三部曲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85
1
李佩甫,舒晋瑜.
看清楚脚下的土地[J]
.上海文学,2012(10):107-112.
被引量:18
2
刘再复.
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J]
.文学评论,1984(3):24-40.
被引量:51
3
陈继会.
《城市白皮书》当代城市精神生态的忧思和拷问[J]
.小说评论,1997(2):62-65.
被引量:5
4
张喜田.
城乡、古今中的挣扎与修炼─—李佩甫创作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4(3):74-77.
被引量:4
5
陈继会.
永恒的诱惑:李佩甫小说与乡土情结[J]
.文学评论,1993(5):76-83.
被引量:7
6
汪淏.
“问讯”与“审判”——李佩甫《无边无际的早晨》读评[J]
.小说评论,1993(1):25-30.
被引量:1
7
孙先科.
理性精神与“乡村情感”——河南近期小说创作透视[J]
.当代作家评论,1992(3):113-119.
被引量:6
8
陈继会.
善与恶的悖论:《李氏家族》的历史哲学——读《李氏家族第十七代玄孙》札记[J]
.小说评论,1990(2):42-46.
被引量:1
9
林焱.
现实与神话的二重走向——评《李氏家族的第十七代玄孙》[J]
.当代作家评论,1989(1):100-104.
被引量:1
10
庄众,曾凡,李佩甫.
象征的金屋与《金屋》的象征——一次没有结束的讨论[J]
.小说评论,1989(6):48-5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4
1
孔盼君.
李佩甫“平原三部曲”中的离乡者书写[J]
.郑州师范教育,2022,11(3):72-76.
2
王学谦.
李佩甫:一个被低估的作家[J]
.小说评论,2013(2):84-90.
被引量:7
3
王海涛,张纪娥.
多维批判视野下的《生命册》[J]
.小说评论,2013(2):101-105.
被引量:7
4
吕晓洁.
乡土世界的美学重构[J]
.小说评论,2014(6):165-169.
被引量:1
5
刘晓洁,周春英.
背叛的宿命与幸运的羔羊——论李佩甫笔下冯家昌与呼国庆两位人物形象[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5(2):78-79.
6
张文娟.
为生命绘图——读李佩甫长篇小说《生命册》[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5(11):149-151.
7
高慧雯.
论《生命册》对现代化进程的批判与思考[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6,30(7):55-58.
8
沈嘉达,方拥军.
现代性追求及其“真正的敌人”——李佩甫的“平原三部曲”论略[J]
.小说评论,2015(6):4-9.
被引量:2
9
李仲凡,康晓丹.
李佩甫的地理经验与小说重写[J]
.临沂大学学报,2016,38(2):78-84.
10
尹静.
转型期乡土知识分子的罪与罚——论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生命册》[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2):73-77.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叶君.
乡村荒野及其生成维度──重读《羊的门》[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0(6):41-47.
被引量:1
2
樊会芹.
李佩甫、阎连科乡土书写比较[J]
.华中学术,2020(4):98-104.
3
侯芳.
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解读李佩甫《生命册》[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16):63-66.
4
王萍.
论《生命册》城乡叙事中的精神生态[J]
.兰州学刊,2014(4):98-102.
被引量:1
5
申慧芳.
论李佩甫小说《生命册》中的地母原型[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32(3):85-89.
6
尹静.
转型期乡土知识分子的罪与罚——论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生命册》[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2):73-77.
7
张高远.
行走在时空中的“迷失”与“变形”——论李佩甫的《生命册》[J]
.长江丛刊,2016(23):30-30.
8
樊会芹.
李佩甫小说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湖北社会科学,2017(9):138-142.
9
周晓婷,邹志远.
李佩甫《生命册》中的城乡世界[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8(7):32-33.
10
沈思涵.
李佩甫“平原系列”的灵魂叙事[J]
.小说评论,2018(4):187-192.
1
庄桂成,岳凯华.
善与恶是人性中的天使和魔鬼——读李佩甫的长篇小说《城的灯》[J]
.当代文坛,2003(6):48-49.
被引量:1
2
贝伟.
论李佩甫“平原三部曲”中权力对人的异化[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22):17-17.
3
杨海羽.
《生命册》和《城的灯》中“回不去”意蕴层分析[J]
.青春岁月,2014,0(1):60-60.
4
郑瑞娟.
乡下人进城的苦难书写——以李佩甫小说《城的灯》《生命册》为例[J]
.美与时代(城市),2016,0(5):86-87.
5
艾燕萍.
农民还是知识分子——试论《泥鳅》与《城的灯》中的叙事立场[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5):31-31.
6
马书红.
漫漫求索路,启蒙当歌哭——我读李佩甫长篇小说《城的灯》[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3):84-85.
7
贺绍俊.
印象点击(040-049)--《城的灯》(长篇小说)[J]
.当代作家评论,2003(4):148-149.
8
肖玉风.
论李佩甫小说中的乡下人进城——以《城的灯》和《生命册》为例[J]
.许昌学院学报,2014,33(6):61-63.
9
张维阳.
论李佩甫的“平原三部曲”[J]
.小说评论,2013(2):91-96.
被引量:4
10
张云.
隐忍、冲撞、突围——《城的灯》中冯家昌“活”的哲学[J]
.许昌学院学报,2005,24(6):53-55.
被引量:1
创作与评论
201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