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密度对棉花叶枝利用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实行棉花留叶枝简化栽培 ,应选择棉花营养生长较旺盛的品种类型 ,根据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以及当地的土壤肥力水平 ,适当降低密度 ,利用叶枝 ,结合适度化控可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留叶枝简化栽培的适宜密度应比常规栽培的密度降低 5 %~ 10 %
作者
徐立华
朱永歌
王铁书
卢霞
机构地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盐城市农业局
大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27,共2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江苏省"九五"农业重点攻关项目! (BE9632 6)
关键词
棉花
调节效应
叶枝利用
栽培密度
分类号
S562.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4
引证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203
同被引文献
244
1
南建福,王艳芳,王计平,王俊学.
棉花叶枝结铃规律及其产量潜力研究[J]
.中国棉花,1999(8):14-16.
被引量:11
2
陈冠文.
超高产棉田产量结构与棉铃空间分布特征[J]
.中国棉花,2005(S1):21-24.
被引量:22
3
刘燕,原保忠,张献龙,周欢,彭龙.
整枝与化控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棉花,2012,39(11):10-12.
被引量:9
4
张建华,高璆,陈火英.
试论棉花花芽分化发育的序列性[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1991,18(3):165-169.
被引量:1
5
万艳霞,金卫平,王广恩,黎鸿慧,崔淑芳,李俊兰.
棉花子叶期雹灾后不同类型棉株生长差异的研究[J]
.中国棉花,2004,31(10):12-13.
被引量:9
6
汪若海.
棉花的生物学特性与品种改良[J]
.中国棉花,2005,32(1):17-19.
被引量:8
7
董合忠,李维江,唐薇,张冬梅.
棉花生理性早衰研究进展[J]
.棉花学报,2005,17(1):56-60.
被引量:99
8
顾恒琴,王国山,毕淑兰.
棉花群体结构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1994(1):33-35.
被引量:4
9
冯复全,王惠萍,王新望.
夏棉棉铃空间分布规律探讨[J]
.中国棉花,1994,21(12):12-13.
被引量:5
10
李志博,魏亦农,张荣华,张小均.
棉花不同叶位叶绿素荧光特性初探[J]
.棉花学报,2005,17(3):189-190.
被引量:37
引证文献
30
1
刘剑光,肖松华,吴巧娟,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
简化整枝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J]
.江西棉花,2005,27(6):25-28.
被引量:8
2
李伶俐,马宗斌,房卫平,谢德意,张东林,台国琴.
稀植留叶枝棉花的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研究[J]
.棉花学报,2007,19(1):8-12.
被引量:20
3
卢合全,李振怀,董合忠,李维江,唐薇,张冬梅,罗振.
杂交棉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互作效应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09,41(11):11-15.
被引量:16
4
罗振,李维江,董合忠,唐薇,张冬梅,卢合全,李振怀.
密度与整枝对抗虫杂交棉产量分布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09,41(12):43-47.
被引量:17
5
张冬梅,李维江,唐薇,董合忠,李振怀,罗振,卢合全.
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棉花产量和早熟性的互作效应[J]
.棉花学报,2010,22(3):224-230.
被引量:36
6
董合忠,李振怀,罗振,卢合全,唐薇,张冬梅,李维江,辛承松.
密度和留叶枝对棉株产量的空间分布和熟相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4):792-798.
被引量:35
7
王汉霞,范希峰,田晓莉,段留生,李召虎.
黄河流域棉区北部留叶枝棉栽培的适宜密度研究[J]
.棉花学报,2010,22(5):430-436.
被引量:22
8
刘荣森,李新裕,曹新川.
南疆育苗移栽杂交棉叶枝性状初步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0):7-9.
被引量:1
9
周欢,原保忠,彭龙,龚文兵,张献龙.
棉花保留营养枝的效应及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9):324-327.
被引量:3
10
崔淑芳,张海娜,金卫平,王广恩,李琴,杜华婷,李俊兰.
棉花营养枝利用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2):4-6.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03
1
范阿棋,张磊磊,陈晋瑞,马志华,吐尔逊·吐尔洪,洪梅.
不同打顶方式对长绒棉的影响分析[J]
.新疆农业科技,2023(4):16-18.
被引量:2
2
李雪,朱昌华,夏凯,甘立军.
辛酸甲酯、癸酸甲酯和6-BA对棉花去顶的影响[J]
.棉花学报,2009,21(1):70-72.
被引量:52
3
刘燕,原保忠,张献龙,周欢,彭龙.
整枝与化控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棉花,2012,39(11):10-12.
被引量:9
4
孙国荣,赵玉芝,许凤荣,刘金华,田艳艳,肖国青.
冀中植棉区鲁棉研28适宜种植密度研究[J]
.中国棉花,2012,39(11):30-32.
被引量:1
5
梅正鼎,贺云新,张志刚,陈银华.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间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比较[J]
.湖南农业科学,2013(2):14-15.
6
纪从亮,邹芳刚,史伟.
中国棉业科技进步30年——江苏篇[J]
.中国棉花,2009,36(S1):36-40.
7
董合忠,李维江,唐薇,张晓洁,刘继永,崔正鹏,张冬梅.
生态条件和制种期对棉花杂交种质量的影响[J]
.棉花学报,2004,16(5):265-269.
被引量:3
8
徐立华,季春梅.
江苏省棉花生产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
.江苏农业科学,2005,33(6):1-4.
被引量:6
9
王建华,顾永圣,李新宇,林琭,汤一卒.
双秆棉产量品质优势及其成铃机理的研究[J]
.棉花学报,2006,18(1):47-52.
被引量:1
10
马宗斌,李伶俐,房卫平,谢德意,张东林.
稀植留营养枝对杂交棉豫杂35通风透光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2006,18(2):94-98.
被引量:7
1
朱汉清,朱永歌.
杂交棉种植如何合理利用叶枝[J]
.江西棉花,2007,29(4):44-45.
被引量:1
2
杨铁钢,黄树梅,赵志鹏,孙永强,刘永英.
棉花留叶枝对其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1999,28(8):11-13.
被引量:12
3
徐卫华,朱永歌.
棉花叶枝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J]
.江西棉花,2000,22(4):35-36.
被引量:14
4
王国印,李妙,张晓.
抗虫杂交棉种植密度与叶枝利用效应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03,7(2):1-5.
被引量:22
5
王阶祥,杨峰.
棉花叶枝利用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新技术[J]
.农业新技术,2004(6):22-23.
被引量:1
6
杨峰,王阶祥,徐家安.
棉花留叶枝不同品种与密度关系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1999,45(5):6-8.
被引量:4
7
张冬梅,李维江,唐薇,董合忠,李振怀,罗振,卢合全.
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棉花产量和早熟性的互作效应[J]
.棉花学报,2010,22(3):224-230.
被引量:36
8
展茗,李万九,张秀如.
简化栽培棉叶枝的补偿效应研究[J]
.耕作与栽培,2000,20(5):26-28.
被引量:11
9
张教海,别墅,王孝刚,夏松波,许红,沈金权.
留叶枝棉优质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05,44(5):43-46.
被引量:1
10
杨峰,王阶祥,李卫华,徐家安,胡新燕,丁震乾.
苏棉14号留叶枝简化栽培中不同密度与株行距配置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5):577-578.
被引量:1
江苏农业科学
200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