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明后期社会风气与士大夫家族移风易俗--以山东青州邢玠家族为例 被引量:3

Alteration of Social Trend by Literati and Officialdom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with the Patriarchal Clan of Xing Jie in Qingzhou Area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明万历时期,山东青州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与人的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人们崇尚奢华,违礼逾制。地方官府为了维护传统的社会秩序与生活方式,采取抑制消费的移风易俗措施,倡导广崇俭约。家居的南京兵部侍郎邢玠利用宗族制度推行教化,宗族组织应运而生,担负起移风易俗的历史责任。宗族组织对于改良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作用,成为明代历史上突出的社会现象。邢玠组织宗族、教化族人以维风导俗,显示出儒家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品格。 Under the reign of Emperor Wanli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social trend and concepts of life have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Extravagance became prevalent against social etiquette. The local government adopts measures to alter the habits and customs by restraining consumption and advocating frugality to safeguard the traditional way of life. Xing Jie, min- ister of the Ministry of War living in Nanjing, utilized his patriarchal clan in moral education, the mainte- nance of social stability and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trend. Xing Jie's endeavor in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trend through his clansman exhibits his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characteristic of Confucian- lsm.
作者 常建华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共9页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0年度基金资助项目《明代日常生活》
关键词 明后期 社会风气 士大夫 家族 移风易俗 the late Ming Dynasty social trend literati and officialdom patriarchal clan ahera-tion of social trend
作者简介 常建华,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30007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0

  • 1常建华.《16世纪初的徽州宗族与习俗---以〈新安毕氏族谱〉为例》,《东吴历史学报》第19期,2008年,第1-26页.
  • 2光绪.《益都县图志》卷36《人物志》,第731页.
  • 3嘉靖.《莱芜县志》卷5《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 4光绪.《益都县图志》卷11《风土志》.
  • 5范晔.《后汉书》卷83《逸民列传》.
  • 6常建华.宗族与风俗:明代中后期社会变迁的缩影——以浙江余姚江南徐氏为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8(4):60-70. 被引量:9
  • 7常建华.晚明华北宗族与族谱的再造——以山东青州《重修邢氏宗谱》为例[J].安徽史学,2012(1):94-104. 被引量:5
  • 8常建华.《明清時代にぉける華北地域の宗族の組織化につぃて-山西洪洞晉氏を例として》,《大阪市立大學東洋史論叢》第15号,2006年11月,第15-40页.
  • 9吴晗.《明代的新仕宦阶级,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关系及其生活》[A]..《明史研究论丛》第5辑[C].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0页.
  • 10常建华.《习俗与教化:徽州宗族组织的形成---以休宁范氏为中心》,《年鉴:历史学,社会科学》(法国巴黎)2007年第1期.

二级参考文献14

  • 1常建华.明代江浙赣地区的宗族乡约化[J].史林,2004(5):35-41. 被引量:18
  • 2钞晓鸿.近二十年来有关明清“奢靡”之风研究述评[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10):9-20. 被引量:21
  • 3常建华.明清时期的山西洪洞韩氏——以洪洞韩氏家谱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6(1):36-43. 被引量:10
  • 4常建华.宗族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 5钞晓鸿.明代社会风习研究的开拓者傅衣凌先生——再论近二十年来关于明清“奢靡”风习的研究[C]//第九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暨傅衣凌教授诞辰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 6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 7徐生祥.余姚江南徐氏宗谱[M].上海图书馆馆藏.余姚:江南徐氏,万历二十九年(1601).
  • 8徐生祥.姚江徐氏宗谱[M].上海图书馆馆藏.余姚:江南徐氏,民国五年(1916)重刊.
  • 9万历《新修余姚县志》[M]//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501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84.
  • 10常建华.明代溺婴问题初探[M]//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4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共引文献14

同被引文献50

  • 1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J].历史研究,1999(5):140-162. 被引量:106
  • 2邓庆平.名宦、宗族与地方权威的塑造——以山西寿阳祁氏为中心[J].清史研究,2005(2):51-61. 被引量:7
  • 3林金树.《高拱和张居正民生思想研究》,《明史研究》第11辑,合肥.黄山书社,2010年.第69-83页.
  • 4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97,谢迁.《谢文正集(疏)》之《两淮水灾乞赈济疏》,第1册,第865页下.
  • 5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309,海瑞.《海忠介公文集(疏议书序)》,第4册,第3255页上.
  • 6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291,陆树声.《陆宗伯文集(疏)》,第4册,第3069页.
  • 7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324,张居正.《张文忠公集一(疏)》,第4册.第3455页上.
  • 8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325,张居正.《张文忠公集二(疏)》,第4册,第3476页上.
  • 9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136,胡世宁.《胡端敏公奏议四(奏议)》.第2册,第1352页上.
  • 10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52,刘健.《刘文靖公奏疏一(奏疏)》.第l册,第402页上.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