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媒体流行语的运用与传播研究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流行语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记录着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进入新世纪以来,流行语通过各种媒介迅速传播,并为人们广泛接受。本文通过考察新世纪以来的媒体流行语,总结出媒体流行语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传播符号多元化等特点。
作者
赵妍
机构地区
吉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18,20,共3页
News Research
基金
四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社会流行语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关键词
媒体流行语
运用
传播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17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11
1
盛若菁.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J]
.江淮论坛,2008(4):119-121.
被引量:57
2
张光茫.
网络流行语中的民生变化 解析2010年网络流行语[J]
.上海企业,2011(1):92-93.
被引量:1
3
陈瑛.
大众传媒——词语变化的风向标[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8):47-48.
被引量:1
4
舞月飞.
今天,你“流行语”了吗?[J]
.科学与文化,2008(9):4-5.
被引量:1
5
孙晓蕾.
浅谈电影流行语[J]
.电影文学,2008(17):32-32.
被引量:2
6
韩玉花.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镜像[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3):60-60.
被引量:23
7
尹聪.
论当前时期流行语的特点[J]
.科技信息,2008(21):188-188.
被引量:3
8
程宏.
从模因论看社会流行语的语用意义[J]
.科教导刊,2011(14):236-236.
被引量:4
9
夏中华.
关于流行语流行的基本理据的探讨——基于近三十年汉语流行语的考察与分析[J]
.语言文字应用,2010(2):89-96.
被引量:30
10
王叶芳.
论媒体语言传播的影响力[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74-76.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王杨.
网络英语中新词新语探析[J]
.科技信息,2008(27):591-592.
被引量:5
2
武小燕.
网络流行语中的模因[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S2):80-82.
被引量:10
3
孙晓蕾.
浅谈电影流行语[J]
.电影文学,2008(17):32-32.
被引量:2
4
杨晓苏.
二十年间对大学生产生深刻影响的十句流行语——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轨迹描述[J]
.青年研究,1999(7):16-20.
被引量:6
5
陈建民.
汉语新词语与社会生活[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1(2):64-69.
被引量:11
6
朱永锴,林伦伦.
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其产生渠道[J]
.语言文字应用,1999(2):18-24.
被引量:113
7
孙曼均.
北京的流行词语与当代北京城市文化[J]
.语言文字应用,1998(3):62-67.
被引量:28
8
沈怀兴.
汉语规范化求疵[J]
.语文建设,1992(11):23-26.
被引量:8
9
夏中华,曹起.
汉语流行语产生途径的考察与分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5):78-82.
被引量:18
10
杨建国.
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及科学认定[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6):63-70.
被引量:89
共引文献
117
1
汪雪.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流行语的价值观呈现[J]
.新闻传播,2024(4):31-33.
2
赵青青.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学分析[J]
.汉字文化,2022(S02):64-65.
被引量:1
3
孙玉杰.
文化自信视域下网络流行语对新时代语文教学的启示——以“emo”等网络流行语为例[J]
.汉字文化,2022(12):49-51.
被引量:1
4
屈阳.
从网络流行语看民众社会心态[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9(32):225-226.
被引量:2
5
钱晓玉.
媒体语言的规范问题对于普通话推广的影响[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1):25-28.
被引量:3
6
刘旭,袁洁,邢锐.
2008年中国十大流行语述评[J]
.消费导刊,2009,0(6):206-206.
被引量:2
7
欧健,罗雪圆.
消费主义视角下的网络成语现象探析——以“十动然拒”等为例[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3,34(4):104-117.
被引量:4
8
赵彦杰,赵永彬.
2008年汉英网络流行语折射出的价值取向[J]
.前沿,2009(7):195-197.
被引量:4
9
于兰祖.
网络语言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J]
.滁州学院学报,2009,11(6):16-18.
被引量:3
10
胡莉莉.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解析2009年流行语[J]
.黑河学刊,2010(3):143-144.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6
1
齐秋萍.
无厘头电影狂欢化浅论[J]
.电影评介,2006(23):15-16.
被引量:7
2
于涛.
电影流行语试析[J]
.电影文学,2007(19):28-29.
被引量:5
3
俞香顺.
广播影视语言对社会语言的影响[J]
.中国电视,2005(11):36-40.
被引量:5
4
姜红.
试论当代中国的社会流行语[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6):108-112.
被引量:14
5
谢朝群,何自然.
语言模因说略[J]
.现代外语,2007,30(1):30-39.
被引量:425
6
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
杨婕.
新闻标题中流行语的模因论研究[J]
.外语学刊,2008(1):79-82.
被引量:72
8
汪董,华佳璐.
媒体流行语研究[J]
.新闻世界,2011(8):301-302.
被引量:2
9
罗燕子.
从流行语看环境对语言模因的影响[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6):150-153.
被引量:6
10
张俊丽,夏敏.
生态语言学视野中的汉语新词汇[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3):34-3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许倩.
流行语传播的模因分析[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7):239-239.
2
赵妍.
媒体流行语的生态语言学阐释[J]
.西部广播电视,2017,38(24):8-9.
3
陈娟.
媒体流行语的传播特征及规范路径分析[J]
.传播力研究,2018,2(24):1-1.
4
张珍.
微信公众号新闻评论标题中流行语的使用探析[J]
.新闻世界,2020(2):77-79.
被引量:5
5
张婉婷.
2016年十大流行语的传播与文化隐喻[J]
.新闻战线,2016,0(12X):31-3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李美兰.
微信公众号标题写作误区及要点分析[J]
.新闻传播,2020(4):66-67.
被引量:1
2
方照,鲁修红.
网络流行词“盘它”的语义泛化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24):193-194.
被引量:1
3
贾程秀男.
疫情防控背景下期刊评论提升引导力的探索——以“奋斗微言”系列短评为例[J]
.采写编,2020,0(2):16-17.
被引量:1
4
贾程秀男.
新媒体环境下防疫科普时评的策划与实践——以“防疫微话”栏目为例[J]
.新闻文化建设,2020,0(3):11-12.
5
傅庆隆,赖启福,严羽爽,李虎峰.
微信推文标题时效性对用户旅游意向的影响研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35(12):73-79.
6
罗甜,谢亚军.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年度新词隐喻机制研究——以近五年“汉语盘点”年度媒体新词为例[J]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21,30(2):71-74.
7
郑皓文.
当代青年价值观在网络流行词中的反映分析——以“凡尔赛文学”的语义泛化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0):36-37.
8
张蓓.
政务短视频公众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以“中国军网”抖音号为例[J]
.中国传媒科技,2022(1):134-136.
被引量:2
9
苏欣.
2021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文化研究[J]
.今古文创,2022(24):102-104.
被引量:1
1
汪董,华佳璐.
媒体流行语研究[J]
.新闻世界,2011(8):301-302.
被引量:2
2
张培元.
流行语:以另一种方式回望[J]
.新西部,2008(1):62-62.
3
杨鹏,唐三勇.
新媒体对当代政治流行语的影响[J]
.当代修辞学,2012(1):43-49.
被引量:7
新闻知识
201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