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对本地区2次特大洪涝灾害重灾区经不同时期淹水后各树种存活情况的调查,筛选出耐涝性强的树种14个,耐涝性较好的树种9个,耐涝性一般的树种6个,耐涝性差的树种5个。在低湿滩地造林工作中,应根据立地的全年平均地下水位、夏季淹水情况和造林目的做到适地适树造林。在平均地下水位在-80 cm以下时,夏季短暂淹水0~30 d的立地营造防护林,应选南林95、南林895、35杨等优良品种作为主导树种,其他耐涝性强及较好的树种作为辅助树种;当平均地下水位在-20~-50 cm时,夏季淹水15~60 d的立地应以苏柳J799、J795、J172无性系为主导树种,除杨树外其他耐涝性强的树种为辅助树种;当平均地下水位低于-20 cm时,经常淹水的立地不适宜林木生长,需人工抬田,改地适树。用杨树、柳树造林时,宜采用截根插干造林技术,并利用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开展林-鱼-鸭、林-牧草-鹅、林-农等摸式的复合经营,以实现经济、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8-181,共4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江苏省林业三项工程[编号:LLYSX(2008)12]
作者简介
李连庆(1959-),男,高级农艺师,从事林业、果树、苗木等生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指导工作。E—mail:lal95920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