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互文性视角看莫言小说中的历史诗学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互文性通常被用来指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因为“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和改编。这里的另一文本,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互文本,可用来指涉历时层面上的前人或后人的文学作品,也可指共时层面上的社会历史文本”。
作者
姜华
杨枫
机构地区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6-138,共3页
关键词
互文性
历史诗学
莫言小说
互文本
互文关系
文学作品
历史文本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3
1
莫言、刘颊.《我写农村是一种命定》,孔范今、施战军主编:《莫言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2
莫言.《胡说"胡乱写作"》,孔范今、施战军主编:《莫言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3
张清华,莫言.
小说的伦理、结构与戏剧性及其他[J]
.西部(新文学)(上),2008,0(9):62-7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
1
杨四平.
“小说”中国:莫言小说塑造民间文化中国形象[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52(6):1-11.
同被引文献
16
1
陈旭.
新世纪莫言长篇小说研究述评——从《檀香刑》说起[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2).
被引量:1
2
几位青年军人的文学思考[J]
.文学评论,1986(2):42-50.
被引量:36
3
程光炜.
魔幻化、本土化与民间资源——莫言与文学批评[J]
.当代作家评论,2006(6):11-22.
被引量:19
4
宁明.
理性批判与感性认同的交融--论莫言的贞节观[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47-151.
被引量:2
5
王恒升.
论莫言艺术想象的民间资源及其表现[J]
.齐鲁学刊,2011(2):156-160.
被引量:9
6
王西强.
莫言小说叙事视角实验的反叛与创新[J]
.求索,2011(8):209-211.
被引量:3
7
宁明.
莫言小说中的“‘自由’人物谱”[J]
.求索,2012(6):75-77.
被引量:3
8
程光炜.
小说的读法——莫言的《白狗秋千架》[J]
.文艺争鸣,2012(8):10-19.
被引量:38
9
王敏.
记忆术:代际隐喻、意识幻象与记忆场——读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J]
.文艺争鸣,2012(8):20-25.
被引量:6
10
栾梅健.
民间的传奇——论莫言的文学观[J]
.当代作家评论,2013(1):54-6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于文夫,代安楠.
莫言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中西观[J]
.求索,2013(1):156-158.
被引量:9
2
薛浪.
鲁迅与莫言“复仇”叙事比较研究[J]
.文教资料,2013(35):81-82.
3
冯能锋.
加西亚·马尔克斯对莫言文学创作的影响[J]
.艺术科技,2015,28(3):113-113.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季大方.
鞭挞现实,如魔似幻——从魔幻现实主义视角解读莫言的《蛙》[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4):98-104.
被引量:1
2
耿小超,何魏魏,刘志强.
从莫言作品获奖看“边缘文学”如何走出去[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6):57-59.
被引量:1
3
万喃喃.
3D魔幻电影:艺术传播与文化自觉——以《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为例[J]
.当代电影,2016(8):105-109.
4
胡密密.
杂合中的第三空间——莫言小说在西方影响力要素研究的另类视角[J]
.宿州学院学报,2016,31(11):56-59.
5
方耀.
《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解析——兼论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2):49-52.
被引量:4
6
高岩.
“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寻根文学”的影响研究[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6,0(10Z):3-4.
7
高岩.
“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寻根文学”的流变反思[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2):90-93.
8
陈彦文.
莫言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探析[J]
.长江丛刊,2019,0(7):61-62.
9
黄俐.
从莫言之诺奖看中西文化交融——《盛典——诺奖之行》评介[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0(1):159-160.
1
赵贯丽.
从互文性视角解读《华女阿五》、《女勇士》中的抗争与悖逆[J]
.青年文学家,2014,0(4Z):100-100.
2
吴中东,宫玉波.
美狄亚的战争——《欲望号街车》与《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之互文性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33-37.
被引量:1
3
葛菁菁.
村上春树《1Q84》的互文性解读[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7):120-121.
被引量:1
4
张玲.
从互文性视角看中国古诗的翻译——以李商隐的《无题》译诗为例[J]
.山花(下半月),2009(2):154-156.
5
王勇,冯建江.
互文性视角下《日瓦戈医生》附诗的解读[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4(2):117-120.
6
何泠静.
互文性视角下“索多玛”意象的演变[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0(6):107-109.
被引量:1
7
李丽.
互文性视角下的《老人与海》与《熊》[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8):60-61.
8
袁欣.
超越维多利亚时代的爱情观——互文性视域下的《王子出行记》[J]
.国外文学,2015(3):62-70.
9
张正钰,阎亮.
小说与其影视剧改编的互文性视角探微[J]
.青年文学家,2015(7X).
被引量:1
10
陈瑾.
互文性视角下的童话隐喻传递——以《暴风雨之夜》为例[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6):83-86.
文艺争鸣
2012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