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地空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三种不同形式的地空导弹共架发射进行了含义阐述。基于对这三种共架发射形式的理解,理清了地空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的发展脉络,介绍了现役先进地空导弹共架发射武器系统性能,分析了地空导弹共架发射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实现地空导弹共架发射的几点思考。
作者
何永全
王学智
冯刚
机构地区
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
出处
《飞航导弹》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69,共6页
AERODYNAMIC MISSILE JOURNAL
关键词
地空导弹
共架发射
通用化
分类号
TJ768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作者简介
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硕士生 教授 讲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6
1
赵兵,韩华亭,刘军锋.
防空导弹共架发射技术发展思考[J]
.飞航导弹,2007(1):28-30.
被引量:7
2
李明博,汪京杭,刘君,常晓权.
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研究[J]
.飞航导弹,2011(10):38-43.
被引量:4
3
宫朝霞,张婵.
俄罗斯弹炮结合武器的发展趋势[J]
.飞航导弹,2010(7):24-27.
被引量:2
4
陈国峥,孙建中.
舰载导弹发射装置通用化技术研究[J]
.舰船科学技术,2003,25(2):34-38.
被引量:9
5
郭锡监,高桂清.
PAC-3反导系统作战效能研究[J]
.现代防御技术,2007,35(2):19-22.
被引量:8
6
邹小伟,韩华亭,王学智.
浅谈防空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的可能性[J]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2(6):51-5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梁志平,刘铭,赵晨光.
飞航导弹作战能力评估[J]
.飞航导弹,2000(7):13-14.
被引量:3
2
万自明,陈定昌,殷兴良.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反导效能指数描述方法模型[J]
.现代防御技术,2000,28(3):17-23.
被引量:7
3
郑宏建,张爱华.
舰载导弹的共架发射[J]
.上海航天,2004,21(5):44-47.
被引量:7
4
吕小红.
MK41垂直发射系统升级[J]
.飞航导弹,2004(11):21-23.
被引量:4
5
邹小伟,韩华亭,王学智.
基于共架发射的我国防空导弹初探[J]
.航天发射技术,2002(3):21-25.
被引量:1
6
郑宏建,谷荣亮,李守仁,谭定忠.
舰载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的应用分析[J]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5,0(4):57-62.
被引量:10
7
赵春明,万祥.
防空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研究[J]
.国防技术基础,2006(5):38-40.
被引量:3
8
廖新华.
美利坚神箭 爱国者PAC-3反导拦截系统终极报告[J]
.国际展望,2006(18):28-35.
被引量:9
9
刘桐林.世界导弹大全[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780-892.
10
Crraig R R Jr. Structural dynamics. John Wiley Sons, 1981.
共引文献
23
1
郑宏建,于丽颖.
舰载导弹系统共架发射特点分析[J]
.飞航导弹,2004(7):32-34.
被引量:2
2
郑宏建,张爱华.
舰载导弹的共架发射[J]
.上海航天,2004,21(5):44-47.
被引量:7
3
郑宏建,谷荣亮,李守仁,谭定忠.
舰载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的应用分析[J]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5,0(4):57-62.
被引量:10
4
郑宏建,孙有田.
舰载导弹垂直发射与安全性分析[J]
.飞航导弹,2009(2):16-19.
被引量:5
5
王莹,苏宏艳,朱淮城,袁起,刘丹.
末制导雷达演变及接收机结构发展趋势分析[J]
.微波学报,2010,26(S2):293-296.
6
古荣亮.
美军MK-41垂直发射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J]
.国防技术基础,2010(4):50-54.
被引量:4
7
王春健,邓基忠,吴刚,聂永芳.
潜射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研究[J]
.飞航导弹,2011(3):50-53.
被引量:2
8
李明博,汪京杭,刘君,常晓权.
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研究[J]
.飞航导弹,2011(10):38-43.
被引量:4
9
马凌,朱培,魏国福.
反坦克武器——打击地面装甲系统的利器[J]
.飞航导弹,2012(3):36-42.
被引量:5
10
张思滨,黄金才,朱承,乔士东.
概率影响图的防空导弹作战能力影响分析[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2,37(4):109-11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7
1
黄璐,王洋,金胜,王玥.
航天测控雷达标准开放系统架构研究[J]
.航天标准化,2021(3):1-5.
被引量:5
2
周光明,袁卓伟,王新峰.
整体冲破式复合材料薄膜盖的设计与试验研究[J]
.宇航学报,2007,28(3):707-712.
被引量:21
3
韩华亭,邹小伟,丁尔启.
防空导弹共架发射装置通用化技术分析[J]
.弹箭与制导学报,2003,23(S1):131-133.
被引量:5
4
刘红艳,赵树立,岳永志.
一种材料和结构设计的新概念[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3):342-344.
被引量:4
5
郑宏建,张爱华.
舰载导弹的共架发射[J]
.上海航天,2004,21(5):44-47.
被引量:7
6
周光明,贾德财,王新峰.
轻质穿透式薄膜盖的分析、设计与实验研究[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36(6):693-696.
被引量:8
7
徐强,李开明,张福祥,曹从咏.
封闭式导弹发射箱内燃气流特性实验研究[J]
.弹道学报,1995,7(2):52-56.
被引量:10
8
王惠民.
美国、日本及台军防空防天与反导指挥自动化系统[J]
.地面防空武器,2006(1):2-8.
被引量:1
9
周光明,袁卓伟.
新型穿透式复合材料薄膜盖的设计、制作与实验[J]
.宇航学报,2006,27(2):276-280.
被引量:15
10
赵兵,韩华亭,刘军锋.
防空导弹共架发射技术发展思考[J]
.飞航导弹,2007(1):28-3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5
1
雷宇曜,姜文志,刘敬蜀,张声.
日本防空反导导弹系统探析[J]
.飞航导弹,2014(1):39-44.
被引量:3
2
向柳嫒,赵芸赫,林蕴芊,黄敏.
子弹在真空发射器中出射速度的研究[J]
.科技与创新,2021(4):61-62.
3
李仙会,倪妮.
导弹贮运发射箱易碎盖燃气流冲击波开盖技术[J]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3,59(5):69-74.
被引量:3
4
刘田间,王圣旭,柏航,王小芳,向阳奎,黄络.
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多通道数据同步采集方法[J]
.设备管理与维修,2025(2):49-51.
5
张艳,李仙会,庄辛.
导弹贮运发射箱易碎端盖研究进展[J]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9,55(3):145-150.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司学慧,何元骅,杨建文.
周边国家首都防空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J]
.飞航导弹,2015(9):56-60.
被引量:1
2
王毓龙,赖传龙,智军.
日本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建设发展研究[J]
.飞航导弹,2016(8):76-80.
被引量:3
3
胡伟,李琳,葛礼晖.
美日韩亚太反导装备力量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J]
.航天电子对抗,2019,35(4):56-59.
被引量:1
4
黄雄荣,王鹏,任颂赞.
某杆端自润滑关节轴承断裂原因分析[J]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0,56(4):68-71.
被引量:7
5
李伟,李照谦,南博华,杨鑫宇,周翔.
树脂基复合材料易碎盖设计和优化研究进展[J]
.工程塑料应用,2021,49(9):150-154.
被引量:4
6
潘树国,台经华,李翔宇,吴利民.
导流格栅对发射箱内流场环境影响研究[J]
.舰船科学技术,2022,44(20):71-77.
被引量:1
7
梁晓扬,陆辰昱,乐贵高.
发射箱后盖构型对箱内初始冲击波形成的影响[J]
.兵工学报,2023,44(5):1277-1287.
被引量:3
8
李仙会,倪妮.
导弹贮运发射箱易碎盖燃气流冲击波开盖技术[J]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3,59(5):69-74.
被引量:3
9
徐大军,朱云松,汤永康,宫晓睿.
导流格栅对发射箱内冲击波强度影响仿真[J]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2023,38(4):347-353.
10
李仁凤,任锐,张翔,耿直,朱昭君.
燃气冲破式易碎盖冲击载荷与变形预测[J]
.航空动力学报,2024,39(1):72-80.
被引量:1
1
李明博,汪京杭,刘君,常晓权.
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研究[J]
.飞航导弹,2011(10):38-43.
被引量:4
2
王春健,邓基忠,吴刚,聂永芳.
潜射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研究[J]
.飞航导弹,2011(3):50-53.
被引量:2
3
赵春明,万祥.
防空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研究[J]
.国防技术基础,2006(5):38-40.
被引量:3
4
赵兵,韩华亭,刘军锋.
防空导弹共架发射技术发展思考[J]
.飞航导弹,2007(1):28-30.
被引量:7
5
高小五,张保刚,周须峰.
地空导弹共架发射控制研究[J]
.航天控制,2005,23(5):70-72.
被引量:2
6
侯晓,付鹏,武渊.
固体火箭发动机能量管理技术及其新进展[J]
.固体火箭技术,2017,40(1):1-6.
被引量:51
7
李全运,宋建梅.
捷联寻的制导系统滤波器设计[J]
.兵工学报,2005,26(2):215-219.
被引量:12
8
王野,何世朝,朱春刚.
苏—33舰载机解析报告(续)[J]
.航空档案,2007(6):30-41.
被引量:1
9
吕晓林.
无人机机载脱靶量测量技术研究[J]
.无人机,2009(6):31-33.
10
张树征,周凤岐,姜德胜.
防空导弹拦截编队目标制导精度建模研究[J]
.航天控制,2009,27(5):11-14.
被引量:1
飞航导弹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