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问题浅析
出处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03-104,共2页
Journal of Jinzhou Medical College
参考文献33
-
1刘永强,龙花楼.黄淮海平原农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动力机制[J].地理学报,2016,71(4):666-679. 被引量:131
-
2许丁雪,吴芳,何立环,刘海江,江源.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张家口-承德地区为例[J].生态学报,2019,39(20):7493-7501. 被引量:53
-
3刘吉平,赵丹丹,田学智,赵亮,刘家福.1954-201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J].生态学报,2014,34(12):3234-3244. 被引量:139
-
4杨清可,段学军,王磊,金志丰.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核心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8,38(1):97-106. 被引量:335
-
5陈万旭,李江风,朱丽君.长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及敏感性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9,0(2):325-337. 被引量:80
-
6戴文远,江方奇,黄万里,廖李红,姜坤.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及生态服务价值研究——以福州新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8,33(12):2098-2109. 被引量:129
-
7宁珊,张正勇,周红武,李丽,赵贵宁.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J].生态学报,2019,39(14):5208-5217. 被引量:23
-
8马晓冬,李鑫,胡睿,KHUONG Manh Ha.基于乡村多功能评价的城市边缘区“三生”空间划分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9,0(9):1382-1392. 被引量:58
-
9李晓文,方创琳,黄金川,毛汉英.西北干旱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J].第四纪研究,2003,23(3):280-290. 被引量:220
-
10刘志超.新型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县级“三生空间”布局与“三线”划定[J].规划师,2019,35(5):27-31. 被引量:40
二级参考文献506
-
1梁留科,曹新向,孙淑英.土地生态分类系统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3,17(5):142-146. 被引量:23
-
2蔡运龙.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寻求新的综合途径[J].地理研究,2001,20(6):645-652. 被引量:412
-
3朱会义,何书金,张明.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地理研究,2001,20(6):669-678. 被引量:207
-
4徐新良,闵稀碧,田展.基于GIS与LTM模型的上海市城市扩展模拟与预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2):136-139. 被引量:13
-
5黄来斌,白军红,严登华,肖蓉,黄辰.雅砻江流域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S1):140-147. 被引量:7
-
6董雅文,周雯,周岚,周慧.城市化地区生态防护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1999,14(2):6-8. 被引量:78
-
7杨保军,靳东晓.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透视[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1(1):1-21. 被引量:6
-
8王燕,高吉喜,王金生,郑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述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S2):337-339. 被引量:27
-
9周侃,樊杰.中国欠发达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特征与影响因素——以宁夏西海固地区和云南怒江州为例[J].地理研究,2015,34(1):39-52. 被引量:114
-
10刘翠玲,龙瀛.京津冀地区城镇空间扩张模拟与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2):217-228.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4524
-
1陈畅.基于灰色关联度方法的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20(3):45-46. 被引量:1
-
2黎少君,史洋,Stephan Petermann.电商人居环境设计与“三生”空间——以城中村淘宝村为例[J].装饰,2020(10):115-119. 被引量:2
-
3刘小鹏,马存霞,魏丽,程静,魏静宜,曾端.黄河上游地区减贫转向与高质量发展[J].资源科学,2020,0(1):197-205. 被引量:40
-
4徐轶博.城乡融合视角下河南省乡村地域功能评价及振兴路径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8):173-181. 被引量:21
-
5唐秀美,刘玉,任艳敏.基于格网尺度的密云水库区域“三生”空间功能测度与时空变化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5):60-69. 被引量:11
-
6杨磊,刘凤莲.“三生空间”视角下滇中城市群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驱动因素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4,44(4):73-85. 被引量:3
-
7黄友慧,辛儒鸿,李凯.红枫湖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修复优先区识别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4,44(4):64-72. 被引量:1
-
8臧金龙,国巧真,桑潇,谢童谣,贺承伟.沿海城市天津湖泊—内涝时空变化耦合关系[J].遥感学报,2020,24(2):199-213. 被引量:2
-
9史志方,熊广成,尹利娜,刘桢,芦艳艳,刘小燕,闰亚迪,崔耀平.丹江口水库扩张对淅川县“三生空间”的影响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2,37(6):1525-1536.
-
10王冰,向黎.武汉市生产-生活-生态格局演变特征及机制分析[J].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2023(6):131-143. 被引量:1
-
1滕国鹏,潘峰.当代“90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20-22. 被引量:3
-
2冯海婧,李亚萍.论大学生恋爱观的误区与引导[J].经营管理者,2010(23):328-328. 被引量:2
-
3邵蕾.对在校大学生恋爱现象的思考[J].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10(9):127-128.
-
4惠百团.大学生恋爱观新探[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9(4):79-80.
-
5杨晏清.当代大学生恋爱目的多元化分析[J].学理论,2010(22):215-216. 被引量:3
-
6梁宏.书信 和风细雨中的牵挂[J].多媒体世界,2004(9):48-51.
-
7小林.按时约会[J].智力(提高版),2010(3):23-23.
-
8马宇春,章芳芳.90后大学生恋爱问题分析[J].家教世界,2013,0(6X):183-184.
-
9杜一鸣,路建华.大学生恋爱中的道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8(2):33-35. 被引量:2
-
10方芳,王婷婷.女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中),2011(9):180-181.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