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中医创新的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学科特点的影响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生命科学,既有系统理论,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古代哲学、自然科学和实践经验融合一体的经验科学,是以古代哲学为先导,吸收了古代天文、历法、地理、数学等多种自然科学知识,以哲学思辨和形象感观去认识自然、人体和疾病,然后判断归纳,推理分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天人相应、
作者
郭延东
机构地区
河南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室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4期414-414,共1页
关键词
中医
创新
思考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李爽姿,王勤明.
中医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初识[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1):31-32.
被引量:3
2
姜淼,查青林,郭玉明,吕爱平.
基于中医药科学思维的生物医学创新研究思路与方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5):354-357.
被引量:9
3
周学平,叶放,周仲瑛.
中医理论传承与创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J]
.中医杂志,2009,50(2):101-103.
被引量:34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吕爱平,陈可冀.
Integrative Medicine in Clinical Practice:From Pattern Differenti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Disease Treatment[J]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09,15(2):152-152.
被引量:19
2
吕爱平,吴萍,鞠大宏,贾宏伟,李梢,徐世杰,赵宁,肖诚,吴皓,滕静茹,李艳,王少君,周桂琴,张浩,王安民.
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探讨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学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6):505-507.
被引量:14
3
王映辉,姜在旸,闫英杰,刘保延,朱建贵,田琳,高荣林,李平,焦拥政.
基于信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研究思路[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1):98-105.
被引量:87
4
茅晓.
论中医传统研究方法[J]
.中医杂志,2005,46(6):409-411.
被引量:6
5
孙广仁.
中医学的阴气、阳气概念辨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1):645-647.
被引量:58
6
吕诚,肖诚,赵林华,查青林,闫小萍,王建明,张英泽,周扬文,徐世杰,李梢,吕爱平.
寒热证候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基因表达谱初步探索[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2):130-133.
被引量:25
7
王强,辛国芳.
阴阳的本质是信息态的存在[J]
.中国医药学报,1996,11(5):19-21.
被引量:6
8
中国中医研究院.岳美中论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56.
9
谢华.黄帝内经[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4(6).
10
张光霄.
也谈中医科研的误区[J]
.中国医药学报,1997,12(2):43-4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43
1
吴勉华.
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重视开展病机学创新性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326-329.
被引量:13
2
程海波,吴勉华.
周仲瑛教授从癌毒辨治恶性肿瘤病机要素分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2):313-316.
被引量:44
3
程海波,吴勉华.
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6):866-869.
被引量:346
4
梁瑞敏,张锦峰,姜楠.
乙型肝炎肝硬化毒瘀虚相关病机与论治探讨[J]
.山西中医,2010,26(7):1-4.
被引量:3
5
叶放,周学平,吴勉华,郭立中,金路,周仲瑛.
周仲瑛教授“复合病机论”探析[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4):241-244.
被引量:29
6
何金颖.
基层中医院膏方发展态势的统计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4):167-169.
被引量:9
7
叶放,陶帅,徐吉敏,王方圆,李国春,吴勉华,周学平.
周仲瑛教授应用犀角地黄汤临床经验要素数据挖掘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0):1577-1579.
被引量:24
8
叶放,周学平,周仲瑛.
复合病机转化论初探[J]
.中医杂志,2010,51(10):869-871.
被引量:35
9
高铸烨,付长庚,张京春.
从治法入手探讨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应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2):2043-2045.
被引量:1
10
葛永祥,王丽辉,马健.
中西医结合临床运用浅析[J]
.陕西中医,2010,31(12):1689-1691.
1
民间名医论坛暨中医创新学术研讨会征稿通知[J]
.中医杂志,2012,53(21):1859-1859.
2
许滔.
中医“效”刍议[J]
.甘肃中医,2010,23(8):3-4.
3
李功宋.
谈诊治疑难病症[J]
.首都医药,2006,13(2):20-22.
4
王勤,郭花玲,蒋士卿,王正益.
论中医离不开中药炮制法[J]
.中医学报,2011,26(2):200-202.
被引量:8
5
翟玉祥.
继承旨在发扬 发展重在创新——王灿晖教授谈中医辨治体系及其研究思路[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7(1):4-7.
被引量:2
6
孙霃平,刘胜.
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统计分析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2003,18(4):211-214.
被引量:24
7
胡卫娜.
“甜病”再寻中医突破[J]
.健康大视野,2011(8):68-70.
8
宿绍敏,李中正,贾元斌.
国家级中医科研平台培养本科生中医创新科研能力的探索[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11):228-229.
9
曹大明.
从针灸、推拿的起源谈中医外治法的发展[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1):78-79.
被引量:7
10
莫国强.
浅谈怎样认识“阴阳五行”学说[J]
.中国水电医学,2008,0(2):106-107.
被引量:1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