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乌头配伍贝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药配伍是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经验,谓之"七情"配伍。中药配伍禁忌包括"十八反""、十九畏"。近年来,在十八反问题上不断出现不同的声音,有学者认为反药可同用,
作者
刘丹丹
机构地区
承德医学院图书馆
出处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65-167,共3页
Journal of Chengde Medical University
关键词
乌头
贝母
配伍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8
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289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23
1
李建荣.
中药十八反实验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J]
.中国中药杂志,1999,24(12):758-761.
被引量:14
2
张颖,苗明三.
“十八反”文献与临床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思路[J]
.中医学报,2010,25(4):698-703.
被引量:13
3
唐绪刚,黄文权.
中药“十八反”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6):730-731.
被引量:8
4
陆秀萍.
“十八反”、“十九畏”药物的应用探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5):372-373.
被引量:10
5
雷载权 陈松育 高学敏 等.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89.
6
张颖,高建联,苗明三.
中药“十八反”现代研究及分析[J]
.中医研究,2010,23(2):11-15.
被引量:17
7
马鸿雁,李楠,杨明.
乌头碱水解实验和热力学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3):57-59.
被引量:17
8
吴汝彪.29年来我国乌头类药物中毒635例综述[J].中医药信息,1988,(2):40-40.
9
王炳申.
乌头碱中毒引起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一例[J]
.黑龙江医药科学,1995,0(1):90-90.
被引量:3
10
邱位文,彭强,曹以轩.
川乌引起心脑综合征16例报告[J]
.福建中医药,1993,24(4):21-21.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38
1
陈希琛.
甘草反甘遂及其分子复合物[J]
.中成药,1984(5):41-41.
被引量:22
2
肖成荣,王宇光,代方国,马增春,谭洪玲,高月.
甘草、芫花合用对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12):48-50.
被引量:46
3
黄文权,罗羽.
甘草与甘遂、大戟、海藻、芫花配伍对大鼠心、肝、肾功能的影响(英文)[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3682-3683.
被引量:23
4
肖成荣,陈鹏,王宇光,谭洪玲,温怀青,高月.
半楼贝蔹及配伍乌头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含量的影响[J]
.天津中医药,2004,21(4):311-314.
被引量:58
5
关天增,潘先琼,常洪志,陈圣先.
“诸参辛芍叛藜芦”之实验研究[J]
.河南中医,1993,13(5):204-205.
被引量:14
6
李玉先,刘晓东,朱照静.
半夏药理作用的研究述要[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6):459-460.
被引量:143
7
谭世斌,谭世敬.
大剂量生川乌治疗中风、历节病经验谈[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4,10(3):31-31.
被引量:5
8
李宗铎.
中药毒性研究与临床[J]
.河南中医,1994,14(6):380-382.
被引量:24
9
关天增,孙顺霖,常洪志,张红瑞.
半蒌贝蔹芨攻乌的实验研究[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4,9(5):28-29.
被引量:16
10
彭振声.
半夏瓜蒌附子配伍治疗慢性胃炎67例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1994,10(2):10-11.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289
1
黄弈涵,朱姝,李俊圻,宋晓彤,张静.
有毒中药减毒方法探究[J]
.中药材,2021,44(8):2018-2021.
被引量:10
2
马骏,曼琼,邓毅,杨志军,杨秀娟,李鹏杰.
代谢组学在中药七情配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20,51(1):276-280.
被引量:9
3
陈华生,林伟群.
论我院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与药学预防策略[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76):300-301.
4
吕艳敏,贺成,李娜,许皖,陈绍红,柳海艳,李伟,张晨,钟赣生,修琳琳.
海藻甘草反药组合配伍对海藻玉壶汤中5种活性成分溶出含量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0(1):59-62.
被引量:6
5
张小艳,陈新胜.
海藻伍甘草治疗妇科疾病举隅[J]
.湖北中医杂志,2020(9):40-42.
被引量:7
6
赵晓英,葛卫红.
中药十八反机制研究进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8):46-49.
被引量:10
7
许勇华,饶琼,舒少华.
冷浸法提取川乌杀虫活性物质的工艺研究[J]
.农药研究与应用,2006,10(6):27-28.
被引量:1
8
李学林,陶继阳.
中药汤剂中先煎药物的分类及煎煮方法[J]
.中医研究,2008,21(10):15-16.
被引量:9
9
李玲,马瑜红,欧阳静萍.
附子配伍半夏对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5):5-7.
被引量:29
10
裴妙荣,宣春生,段秀俊,裴香萍.
酸碱对药所含酸碱性成分共煎形成复合物的结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3):3054-3059.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33
1
肖成荣,陈鹏,王宇光,谭洪玲,温怀青,高月.
半楼贝蔹及配伍乌头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含量的影响[J]
.天津中医药,2004,21(4):311-314.
被引量:58
2
肖志杰,黄华,曾春华,曾宪斌,何颖辉.
附子配贝母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2):50-51.
被引量:19
3
李丹,陈涛.
中药复方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6):381-383.
被引量:7
4
杨庆,聂淑琴,翁小刚,李兰芳,黄璐琦.
乌头、贝母单用及配伍应用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5,11(4):25-28.
被引量:40
5
翁小刚,聂淑琴,杨庆,黄璐琦.
浙贝母总生物碱对乌头生物碱在兔体内药动学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5,11(5):24-27.
被引量:15
6
边宝林,司南,王宏洁,杨健,何希荣.
附子单煎以及与浙贝母合煎后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等有毒成分的含量变化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4):9-10.
被引量:48
7
石苏英,金科涛,沈建幸,高月.
贝母、乌头合用对大鼠肝脏CYP450的调控作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8):1013-1016.
被引量:12
8
张效文,严名,王芷芬,等.用Q值估计合并用药效果的新方法:双30法[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85,5(5):353-354.
9
吴仲池."半蒌贝蔹芨攻乌"小议[J].河南中医,1985,(2):26-27.
10
何国光.王锦堂,邓伯林.川乌配贝母后生物碱含量变化的测定--中药"十八反"研究[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7,10(4):30-32.
引证文献
2
1
郑蕾,古米兰.司迪克,张彦民.
乌头散的抗肿瘤活性研究[J]
.中药材,2013,36(8):1301-1304.
被引量:7
2
许皖,张建美,钟赣生,郭岩松,柳海艳,欧丽娜,赵桐,刘佳,王思睿.
乌头贝母反药组合宜忌条件的实验研究回顾与评析[J]
.环球中医药,2015,8(9):1031-103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赵英涛,熊芳丽,张璇,肖淦辰,杨华.
苗医弩药针疗法功效与临床适应症[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29(9):23-26.
被引量:3
2
黄越燕,周吉芳,徐佳颖.
有毒中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2017,57(2):108-112.
被引量:30
3
王呈祥,高彦宇,潘军英,付新,胡妮娜,李冀.
“配伍”古今浅谈[J]
.中医药信息,2017,34(3):113-116.
被引量:2
4
木卡代斯.斯依提,林园园,张江,赵翡翠.
基于细胞膜色谱法的新疆准噶尔乌头中抗EGFR活性成分筛选[J]
.中国药师,2018,21(5):766-771.
被引量:3
5
张佳艺,闫梓乔,杜璐瑶,王丽娜.
乌头抗肿瘤的应用及研究[J]
.中医药导报,2019,25(10):45-49.
被引量:18
6
周长凯,高静,付蕾,张斌,崔清华,冯丽芳,姚景春,张娜,徐文,荆凡波.
川乌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及可行性分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12):179-182.
被引量:10
7
牟悦,田升,王世军,张亚楠.
益气温阳类方药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7):140-143.
被引量:12
8
萧文科,许雅馨,甘彦雄,敬丽佳,孟宪丽,温川飙,郑世超.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川乌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J]
.亚太传统医药,2022,18(9):122-131.
被引量:4
9
Jing GAO,Fanbo JING,Lifang FENG,Wen XU,Changkai ZHOU.
Advances in Research of Anti-tumor Effect of Aconiti Radix[J]
.Medicinal Plant,2024,15(2):80-83.
10
尚恺琪,王柠柠,刘韶.
中药十八反药物代谢动力学机制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5,40(2):797-802.
被引量:1
1
周祯祥,柯新桥.
中药七情配伍探析[J]
.湖北中医杂志,1995,17(5):24-25.
被引量:4
2
吴水生.
谈反问题与中医学[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2):12-14.
3
吴嘉瑞,张冰,常章富.
相恶研究探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5):23-25.
被引量:2
4
杨鸿珠,龚雨萍.
中药药对的研究进展与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2):218-220.
被引量:36
5
张志芳.
对七情配伍中“单行”的思考[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2):118-119.
被引量:1
6
王绪前.
试论中药配伍之“单行”[J]
.湖北中医杂志,2003,25(3):30-31.
被引量:5
7
岳凤先.
中医药学的中药现代化[J]
.中国处方药,2002,1(7):25-28.
8
吴嘉瑞,张冰,常章富,范璐,毛敏,刘佐雄.
经典本草医籍中相恶药对的文献挖掘研究[J]
.Journal of US-China Medical Science,2009,6(8):54-58.
被引量:3
9
谢冬秀,张磊,胡锡炎.
一类双对称矩阵反问题的最小二乘解[J]
.计算数学,2000,22(1):29-40.
被引量:69
10
吴素体,姚红,马骁.
药汁炮制与七情配伍的相关性研究现状[J]
.时珍国医国药,2015,26(3):690-691.
被引量:2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