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海峡两岸假释制度比较及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海峡两岸的假释制度各具特色。与台湾地区假释制度相比,大陆的假释制度虽然充分体现了刑罚执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但也存在一定不足,有必要进一步完善。
作者
郑清贤
包骞
机构地区
福建省涉台法律研究中心
福建日报社
出处
《福州党校学报》
2012年第2期53-56,共4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Fuzhou
关键词
海峡两岸
法律
假释制度
分类号
D920.4 [政治法律—法学]
作者简介
郑清贤(1977-),男,福建莆田人,福建省涉台法律研究中心干部,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涉台政策与立法研究。 包骞(1982-),女,湖北黄冈人,福建日报社记者,主要从事法制新闻报道与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王志祥.
我国减刑、假释制度改革路径前瞻[J]
.法商研究,2009,26(6):65-75.
被引量:29
2
汪建成,余诤.
海峡两岸假释制度比较研究[J]
.法学论坛,2001,16(3):99-107.
被引量:13
3
田立文.
假释适用条件比较研究[J]
.中州学刊,2008(1):116-118.
被引量:6
4
徐立.
假释制度疑难问题研究[J]
.理论月刊,2009(1):100-103.
被引量:1
5
姚贝,何显兵.
假释适用条件研究[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2-56.
被引量:2
6
本刊编辑部,崔婧,王平,姜树政.
完善减刑、假释制度实务研究[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8,24(5):17-29.
被引量:4
7
苏敏.
关于假释适用条件的补正[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11):87-8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李祖华,陈庭会.
假释制度立法比较研究[J]
.当代法学,2001,15(9):28-31.
被引量:4
2
黄征,郑牧民.
减刑制度的反思与创新[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z1):123-125.
被引量:8
3
杜菊.
我国假释制度运作态势的反思与探讨[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1(2):57-62.
被引量:5
4
黎宏.
试论假释制度的立法完善[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1,13(2):72-74.
被引量:6
5
尉迟玉庆.
假释适用面面观[J]
.中国监狱学刊,2002,17(3):24-28.
被引量:4
6
柳忠卫.
假释本质研究——兼论假释权的性质及归属[J]
.中国法学,2004(5):112-119.
被引量:26
7
但伟,丁星渝,陆向前.
论我国减刑、假释制度的立法完善[J]
.法律适用,2005(4):32-35.
被引量:6
8
刘京华.
减刑假释制度的发展趋势和利弊[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2):1-11.
被引量:22
9
张波.
假释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一个实证的考察[J]
.法律适用,2005(11):71-74.
被引量:8
10
张传伟.
假释的基本趋向:从国家恩惠到罪犯权利[J]
.政法论丛,2006(4):56-60.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46
1
任金昌.
论以审判为中心的减刑、假释制度改革[J]
.中国监狱学刊,2022,37(5):64-68.
被引量:3
2
曾娇艳.
减刑制度研究综述[J]
.中国监狱学刊,2020(6):55-59.
3
陈龙,沈运峰.
分级处遇完善论:从事实危险性到规范危险性[J]
.中国监狱学刊,2020(5):10-17.
4
杨刚.
服刑人员多元激励机制研究[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9,0(4):21-24.
5
陈春云.
新减刑、假释规定评析[J]
.研究生法学,2012(2):52-59.
被引量:2
6
金华捷.
《刑修(八)》背景下减刑假释问题的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S2):83-85.
7
岳航.
我国假释制度探析[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7):34-36.
被引量:1
8
张彦华.
完善我国假释制度的若干设想[J]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4):14-17.
被引量:1
9
田立文.
假释适用条件比较研究[J]
.中州学刊,2008(1):116-118.
被引量:6
10
周军.
论我国假释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6(2):33-35.
1
陈慈幸.
台湾假释审查制度新变革[J]
.当代检察官,2014,0(10):34-35.
2
陈一敏.
对完善我国假释制度的几点思考[J]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0(4):33-36.
被引量:4
3
宋小宇.
试分析我国假释制度仍然存在的问题[J]
.大江周刊(论坛),2013(6):131-131.
4
唐骥.
略论假释的三个问题[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3):53-53.
5
马长生,罗开卷.
假释制度比较研究[J]
.法治论丛(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5):34-37.
被引量:4
6
朱旭光,张奋鹏.
中国与匈牙利假释制度比较研究[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5(S1):53-55.
7
左吉园,樊承瑛.
中美假释制度的比较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14):29-30.
8
莫纪宏.
从“老人免死”说起[J]
.民主与法制,2011(11):63-63.
9
张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假释制度分析——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背景[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0(3):98-101.
10
季刚波.
关于未成年犯假释制度的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6):4-5.
福州党校学报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