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科竞赛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和工作自信心的系列活动。高校开展学科竞赛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
宋光海
机构地区
淮阴师范学院文通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12年第9期132-133,共2页
关键词
学科竞赛
大学生
综合素质
培养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9
参考文献
4
1
朱路芳.
发挥科研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J]
.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0(2):31-34.
被引量:12
2
刘娟.
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1,16(1):56-58.
被引量:2
3
宁永录.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造就跨世纪优秀人才[J]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9(S1):25-27.
被引量:1
4
张国才.团队建设建与领导[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二级参考文献
3
1
赵弘,郭继丰.知识经济呼唤中国[M]改革出版社,1998.
2
黄亚钧等撰写知识经济论[M].
3
(美)拿破仑·希尔(NapleonHill)著,李润生,李海宁.人人都能成功[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共引文献
12
1
叶望,鲁剑伟,谢建精.
工科院校开展科技活动的调查与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1):94-96.
2
周红兵,方秀菊.
议高校学报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6):78-81.
被引量:1
3
尹芳.
强化科研意识,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科研能力[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4):15-16.
被引量:9
4
戴瑜兴,黄守道.
工科研究生开发类选题中科研能力的培养[J]
.大学教育科学,2008(2):136-139.
被引量:3
5
果莉,李文哲,杨方,王立舒.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14-16.
被引量:36
6
张斐然,吕松涛.
关于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探索[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2):18-19.
被引量:5
7
常运琼.
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与地方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2):131-133.
被引量:9
8
刘诚.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活动的特点及其启示[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279-280.
被引量:22
9
宋志国,宋瑞敏.
略论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及实现途径[J]
.理论月刊,2001(4):19-20.
被引量:7
10
董兵,李国良.
校企共建高职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4(52):131-132.
同被引文献
60
1
夏玲娜.
地方高校开展学科竞赛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31(2):81-84.
被引量:31
2
施开良,陈令梅,俞庆森,姚天扬.
建设高水平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J]
.中国大学教学,2004(9):33-34.
被引量:18
3
夏春华.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与电子类专业教学改革[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11):227-229.
被引量:27
4
李金兰,刘清国,李莎澜.
关于开放式数学教学的认识与探讨[J]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7,21(2):149-151.
被引量:2
5
朱毅峰.
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探析[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3):119-121.
被引量:68
6
余小滢,卞雨池,殷卫真,严峰,朱维琴,孙纪安.
电子设计竞赛促进实践教学改革[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6):107-110.
被引量:31
7
刘韵,余魅.
开展电子设计竞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4):121-122.
被引量:30
8
周全厚.
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思考[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4):170-171.
被引量:10
9
蒋西明,邓明,徐云.
构建学科竞赛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2):130-132.
被引量:88
10
丁激文,张朝辉.
激励机制在高校学科竞赛中的作用浅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2):116-117.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11
1
尹晶,张晶,刘春艳,崔艳群.
创新教学法给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带来的契机[J]
.大众科技,2016,18(2):122-124.
被引量:2
2
尹晶,张晶,乔良,蒲鑫,崔艳群.
独立学院创新能力培养探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7):190-193.
被引量:1
3
王蕾,程志梅.
以科技竞赛为平台促进信息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2):190-193.
被引量:6
4
钟开龙.
浅论高职院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研究(中旬),2017,0(10):73-74.
5
缪新颖,于红,崔新忠,何东钢.
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12):127-130.
被引量:8
6
贾元义,孙超,谢达.
"以赛促学,学赛结合"为导向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新一代(理论版),2018,0(19):17-17.
7
曾丽萍,凌日飞.
高校二级学院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建设的实践探索及经验总结——以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为例[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3(5):41-44.
被引量:1
8
刘海峰,毛明杰,白俊英,金宝宏,张尚荣,张文博.
“新工科”背景下土建水利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9):169-171.
被引量:8
9
王一成,李霖,田赛男.
大学生物理竞赛对物理学专业学生培养的促进作用研究——基于湖南省大学生物理竞赛[J]
.科教导刊,2020(8):22-23.
10
疏达,司武东,崔祥祥,王心柔,王法容,刘国庆.
工程认证背景下基于以赛促训的途径提升大学生工程创新能力[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1,41(3):9-1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陈露露,汪正飞,孙孝平,唐伯平.
基于产教融合的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4):195-198.
被引量:2
2
张晶,尹晶,蒲鑫,刘春艳,崔艳群.
网络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J]
.中国市场,2016(36):156-157.
3
杨中雨,张晶,尹晶,蒲鑫,刘春艳,崔艳群.
基于PROTEUS的防酒驾系统虚拟仿真研究[J]
.电子设计工程,2017,25(15):130-133.
被引量:4
4
黄艺坤.
以科技竞赛为依托,推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J]
.福建电脑,2018,34(5):84-85.
被引量:2
5
宋鹏,陈羿霖,蔡万强,刘智成.
大学生科技竞赛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例[J]
.电子测试,2018,29(15):129-130.
被引量:2
6
田辉辉,张兴达,刘倩,朱绍伟.
新工科背景下独立学院PLC实验教学典型案例研究[J]
.电子测试,2018,29(2):135-136.
被引量:3
7
丁旭东,徐志伟,姜燕.
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2019,16(8):78-79.
被引量:1
8
葛金松,张梅.
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
.戏剧之家,2019,0(18):172-172.
被引量:1
9
杨超,孙元,时培盛,安必义,李川楠,王昌,任珍文,刘洋.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为平台培养双创人才的模式研究[J]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19,35(2):15-19.
被引量:3
10
袁光辉,刘兆春.
依托学科竞赛独立学院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9,21(3):42-44.
被引量:4
1
陈丹.
基于课程开发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2,0(7S):144-144.
2
何珍祥,董健康.
计算机专业学生操作系统教学中综合素质的培养[J]
.甘肃科技纵横,2008,37(5):132-133.
被引量:1
3
盘荣俊.
地方工科院校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探索[J]
.中国科技信息,2011(15):182-182.
被引量:2
4
张炜.
在英语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6):68-68.
被引量:1
5
袁瑞萍.
面向专业综合素质培养的信息资源管理教学改革[J]
.信息系统工程,2013,26(4):159-160.
被引量:1
6
建构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西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学名师耿国华教授[J]
.计算机教育,2008(11):23-24.
7
崔淑鑫.
关于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研究[J]
.生物技术世界,2012,9(8):45-46.
8
黄玮.
第三届微软IT学院“校园之星”大赛决赛过程及经验总结[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4X):2985-2987.
9
刘建昌,徐心和.
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重要性剖析[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S1):94-95.
被引量:9
10
孟庆伟.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福建电脑,2015,31(2):125-125.
被引量:2
文教资料
2012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