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非虚构写作”漫议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年来,一些报刊陆续开办"非虚构写作"专栏,发表一些叙事史、民间语文、自述自传、往事访谈、口述实录、历史档案等文字,或注重深入事件与人物内部,或强调真实呈现历史细节,无不凸显纪实性。这种对真实的追求情结,
作者
傅修海
刘红娟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24,共4页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关键词
写作
虚构
民间语文
口述实录
历史档案
历史细节
叙事史
纪实性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3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5
1
邢军纪.
试论当代中国“非虚构文学”的可能性[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1):60-62.
被引量:6
2
李朝全.
观“非虚构创作潮”[J]
.杉乡文学,2011,0(6):77-78.
被引量:4
3
舒晋瑜,梁鸿.
乡村的疼痛[J]
.文学自由谈,2011(2):116-124.
被引量:3
4
董鼎山.
虚构小说与写回忆录的新趋向 剽窃他人材料 揭露别人隐私[J]
.博览群书,1999,0(5):12-13.
被引量:1
5
张文东.
“非虚构”写作:新的文学可能性?——从《人民文学》的“非虚构”说起[J]
.文艺争鸣,2011(2):43-47.
被引量:75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王雄.
新闻报道和写作的新维度──论“新新闻学”对我国当代新闻报道和写作方法的启示[J]
.江苏社会科学,1998(5):149-154.
被引量:9
2
留言[J]
.人民文学,2006(2):1-1.
被引量:3
3
格非.《塞壬的歌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78页.
4
李敬泽.《报告文学在遗忘中老去并且枯竭》[J].文学自由谈,2003,(5).
5
[美]谢丽尔·吉尔斯,汤姆·瓦霍沃.《新闻采写教程如何挖掘完整的故事》,姚清江,刘肇熙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46页.
6
[美]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万里新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页,第5页.
7
[美]理查德·普莱斯顿.《高危地带》,吴飞,高红梅译,重庆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1页.
8
韩石山.
既贱且辱此一生[J]
.人民文学,2010(2):133-160.
被引量:1
9
董夏青青.
胆小人日记[J]
.人民文学,2010(4):59-92.
被引量:5
10
“人民大地·行动者”非虚构写作计划启事[J]
.人民文学,2010(11):208-208.
被引量:25
共引文献
83
1
马烨.
非虚构写作叙事类型探析——以“谷雨奖”与“真实故事计划”获奖作品为例[J]
.全球传媒学刊,2023,10(4):130-147.
被引量:4
2
刘浏.
“非虚构”的十年讨论与中国非虚构文学研究[J]
.网络文学评论,2020(2):68-77.
被引量:4
3
刘小问.
论近十年《人民文学》口述类非虚构作品的形式意义[J]
.新纪实,2021(6):23-28.
被引量:1
4
王婷.
浅谈乡下人进城后婚姻问题的真实性书写[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5):65-68.
5
雷军.
商业文化语境下的《长征》叙事[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2(2):93-95.
6
龚举善.
“非虚构”叙事的文学伦理及限度[J]
.文艺研究,2013(5):43-53.
被引量:23
7
颜超,傅学敏.
“非虚构文学”成为文坛热点原因探析[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2):85-87.
8
王东,张文东.
用“诗性”的方式讲述“动人”的故事——论刘庆的长篇小说创作[J]
.当代文坛,2013(6):156-159.
9
林秀琴.
“非虚构”写作:个体经验与公共经验的困窘[J]
.江西社会科学,2013,33(11):78-83.
被引量:14
10
王璐.
关于“非虚构”文学的一些思考——兼评《寻路中国》[J]
.当代作家评论,2014(1):177-18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8
1
莫伸《我为什么要写作< 一号文件 >》,见于莫伸手稿.
2
丁帆.《乡土小说的多元与无序格局》.
3
潘旭澜,王东明,李振声,王彬彬.
漫话报告文学[J]
.文学自由谈,1989(4):62-69.
被引量:1
4
南帆.
文学性、文化先锋与日常生活[J]
.当代作家评论,2010(2):4-23.
被引量:20
5
张文东.
“非虚构”写作:新的文学可能性?——从《人民文学》的“非虚构”说起[J]
.文艺争鸣,2011(2):43-47.
被引量:75
6
张柠,许姗姗.
当代“非虚构”叙事作品的文学意义[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2):106-115.
被引量:36
7
霍俊明.
“非虚构写作”:从文学“松绑”到“当代”困窘[J]
.文艺争鸣,2012(1):115-119.
被引量:14
8
蒋进国.
非虚构写作:直面多重危机的文体变革[J]
.当代文坛,2012(3):84-87.
被引量:17
9
孔令云.
追求更大的真实——非虚构的“客观性”、“真实性”之辨[J]
.传媒观察,2012(8):54-55.
被引量:1
10
金昌海.
一样的生活 不一样的视角——读美国记者海斯勒的《寻路中国》[J]
.中国出版,2012(13):68-6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刘宁.
农民日常生活审美化里的当代乡村社会变迁[J]
.长安学刊,2013,4(5):4-9.
2
王璐.
关于“非虚构”文学的一些思考——兼评《寻路中国》[J]
.当代作家评论,2014(1):177-184.
被引量:4
3
谢莉.
非虚构文学作品的体验式写作教学[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0(11):84-86.
4
张文佳.
基于CiteSpace的非虚构写作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
.戏剧之家,2020(26):203-205.
5
程林盛.
《从村庄出发》的写作学探讨[J]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2022(1):151-16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任雅玲.
文学视域下的民间述史研究[J]
.当代作家评论,2014(6):17-24.
被引量:5
2
薛鹏.
《江城》的文学伦理学分析[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7(4):30-32.
3
孔令宇.
崇敬、仰慕与反思——彼得·海斯勒与迈克尔·麦尔笔下的悠久中国[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3):18-24.
4
亚晓晗,刘晓峰.
非虚构文学Country Driving中国社会形象叙事话语中的无本译写研究[J]
.译苑新谭,2024,5(2):82-90.
被引量:2
1
李朝全.
“非虚构潮”与报告文学新变[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2):140-140.
2
钱钟书杨绛的六封书信[J]
.出版史料,2003(2):44-46.
3
李朝全.
观“非虚构创作潮”[J]
.杉乡文学,2011,0(6):77-78.
被引量:4
4
康小明.
“编委楼”纪事[J]
.山西文学,2012(11):91-96.
5
徐晓哲.
别样的风景,别样的依恋——评沙痕的散文[J]
.草原,2009(1):12-12.
6
王琼林.
后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叙事”的批判[J]
.黑龙江史志,2014(18):61-61.
被引量:2
7
皇甫琪.
再访傅昌旺[J]
.山西文学,2012(6):87-96.
8
李韶华.
论莫里哀在戏剧叙事史上的独特贡献[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18):146-147.
9
格萨尔.
中国“非遗”项目介绍[J]
.天津支部生活,2016,0(4):63-63.
10
刘建军.
铁狮子胡同生活琐忆[J]
.美文(上半月),2010(11):10-15.
文艺评论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